佛法有声书:无遮妙体,解脱的舟航

2020-03-25 00:03: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图片

下篇 自信与自觉


一、苔花如米小

二、爱,是共同的语言

三、佛光里感受到妈妈的爱

四、不朽香河——“中国母亲”

五、觉性,漾起历史尘埃

六、简单而奥妙的家法

      1. 好为青山做主人

七、水斗里的小虫

八、天下最“痴”的人,就是菩萨

      1. 怎样转凡成圣?

      2.  “初心毕竟而不二,二心还是初心难”

  3. “咫尺西天”与“十万亿佛土”

  4. 生存中阴

九、药王菩萨 难行苦行

十、龙女献珠

十一、大象的光明

        1. “道”,是有能量的

2. 无遮妙体,解脱的舟航


后记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图片


下篇 自信与自觉


十一、大象的光明

            2. 无遮妙体,解脱的舟航


《法华经》为什么到结尾处才讲到普贤菩萨?《华严经》为什么讲到最后善财童子第五十三参才见到普贤菩萨?这都是很奥妙的。


试想,佛为什么要来世间讲法?就是不忍众生苦。我们平时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试想观世音菩萨是谁呢?观世音菩萨即是诸佛菩萨、一切圣贤不忍众生苦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实则是天地、宇宙间的一股能量,这股能量就是要帮助众生转凡成圣、离苦得乐,这股大悲的力量若有形象、名字的话就叫观世音菩萨,或说这种情怀的人格化即是观世音菩萨。 


所以,当我们捧起一部经典,读到每一个字时都要看到佛陀,看到佛陀对众生的悲心:不忍众生苦的这种大慈大悲。倘若依着这个见地,再看小乘经典也可以看到大乘的光明。譬如,佛陀给我们授“五戒”,这每一戒里都充满了佛陀戒体的光明,每一“戒”都是佛陀的身体,叫无遮妙体,没有大小乘之分。


道宣律师,笃行戒律,发大慈悲,代佛宣讲戒律,若不依智慧的角度解读就难以明晓道宣律师所讲的戒体到底是小乘还是大乘?同样,从这个角度讲,佛的身相即是大象身体的光明,从文字相上是小乘,内在本质即是大乘。本质即是大乘中的金刚,即无遮妙体,可以防非止恶,也是众生解脱的舟航。所以,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即五分法身,都是从这个光明本源里流淌而出的,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然后承载着众生“无不还归此法界”。


然而,这个智慧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得到的,即便行菩萨道也未必一定能达到这种见地。倘若达到了这种见地,普贤菩萨即现前。否则,普贤菩萨是见不到的。普贤菩萨光明的身体无不周遍,虽普周于这个世界而我们却不知不见。就像引力波的能量场一样,虽无处不在,我们却不知不见,更用不到。所以,只有超越了狭隘的分别心,超越了无量劫来的这个业障的证明“我”,降伏、超越了“我”,从“我”的五蕴身里解脱出来,才可见到佛的光明。佛来帮助我们,我们才能解脱出来,最后在果现前的时候才会见到普贤菩萨。


这,即是为什么大乘经典里普贤菩萨最后才现身之“因”。佛陀说,以后的时代能读到、听到大乘经典,皆依普贤菩萨的威德神力,是依这个光明送到黑暗的人间来的,我们才得以“知”、“见”。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24小时,秒针“嘀嗒”在转,但诸佛的真理之光如如不动,不逐四时凋。现在由哈勃望远镜探索外星智慧,不过是在三维空间里的游走。即便乘坐运载火箭的推进器、宇宙飞船甚而驾驭着光,穿越的还是三维四维,没有超越四维的局限,而佛光既不在三维也不在四维的局限里。人类最先进的科技,在佛的智慧面前仍是很渺小、稚嫩的。因而,以人类的智慧尚不足以了知我们人类的前途,而佛悉知悉见。


我们试着以科学原理来剖析,或许能明了一些“大象”在大乘佛教里的含义,以增加我们对普贤菩萨的认知,进而对金刚萨埵修法也有更为深入的观修。通常,我们在飞机上也可看到白色耀眼的云朵好似大白象一样,但仍落在了“相”上,属于眼见“色”。若想真的“见”到普贤菩萨,必须开启智慧眼。如果真的见到了,依着这个能量即便业障再重,在佛的智慧面前皆能转染成净。《法华经》有偈颂云:“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


佛法即是这么微妙。作为六道轮回中的凡夫,最大的业障相即是“我”——“我执、我见、我的习气”,怎样在这个“五蕴”山里生起智慧的太阳?只有自己消灭自己。试想,寺庙里为什么还能如此祥和,大家为什么能这样和谐相处?就是因为人人尚有一个自觉,能自己降伏自己,才保持着这样一种脆弱的祥和,乃至世界和平也是非常脆弱的。在物理空间上,一座寺庙很小,就像是一串念珠“星月菩提”,我们似乎已把宇宙握在了手里,星星月亮似乎也在我们心里,而当心灵可以自由地翱翔就突破了狭隘,我们既在寺庙又超越了寺庙。


可见,学佛的过程即是让生命正确地成长。那怎样坚固我们的智慧?佛弟子即是依智慧为生命的理性的人,是超越自我、打破心灵黑暗、消除业障习气而建立起美好身口意的清净善业者。不觉悟,生死轮回,徒生徒死;觉悟了,轮回将成为我们觉悟的资粮。作为其间的幸运者,我们已站在了这朵莲花之上,依着寺庙这个平台即可替法界众生、一切如母有情而修;能否让这个时代看到光明,为这个社会献出一己之力而赋予人生价值更具活着的意义,是我们的抉择。


究竟而言,普贤菩萨的光明是不增不减的大光明藏,这个大乘的体性即是“大象”、“见道”;“大象”,既是普贤菩萨的坐骑又是普贤菩萨,这个光明也是普贤菩萨。但这个光明需要你去“悟”而不是去“点”,因为有点就有灭。而“悟”,依然需要“接引”,若没有“接引”,你怎会知道?


大乘经典里讲,佛为了建立众生的信仰,用自己的血肉、头目脑髓来铺垫这条信仰之路。出家人的一项重要任务即是把一个没有信仰者培养、转变为一个有信仰的人,这个过程之艰难与艰辛,唯有文殊菩萨方能知晓。所以,我们不是无缘无故来信佛的,你今天能对这个“我”所生起的每一丝疑惑都源自于佛菩萨千呼万唤的结果。


因而,一个人如果有一种重任感必然会忍辱负重。负重的人必然会忍辱,如果我们自己还尊重自己的话,必然会忍辱。娑婆世界又叫堪忍世界,要把“恶”降伏住,并行在“善”的道上,然后还要“忍”,艰难困苦,保持着不退转,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冬日的暖阳,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




未完待续图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图片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英文有声书】《阿弥陀经》(Keith美式发音读诵)
· 春风吹又生——“合十礼”开始流行全球
· 或许,我们该放下筷子,想一想
· 我们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是干什么的?
· 佛法有声书:“道”,是有能量的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 一位女子亲述奇异灵魂之旅,改变你对世界的认识!
·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第二十集
· 什么是“光宗耀祖”?如何成为家里真正的“香火”?
· 佛法有声书:大象的光明
· 真正人生是往上走的
· 慧日寺清明期间安排通启
· 为什么老和尚说,一百年就是一天而已?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第十九集
· 跟师父在一起才能知道的学佛细节
· 诵经也是一种修法
· 佛法有声书:龙女献珠
· 世界森林日 | 三部高分森林纪录片 陪你云吸氧
· 这样做就会有福报、有威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