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能量:揭秘王阳明的惊人神通

2020-07-21 00:0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古文殊寺专题片《心有光明月》记先生王阳明


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大约在五百年前,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阳明心学横空出世,自此之后,追随者无数。


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图片


王阳明心学有三个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图片


王阳明的天眼通

王阳明有神通,这并不是一个秘密。最有名的故事就是他31岁时,为养病回到浙江余姚老家,开辟阳明书院草堂,静坐修习道家导引术,一月后竟然得了天眼通。当时有四个朋友来访,人还很远王阳明就派童子去迎接,让朋友大为惊异。


后来问起能够预知的理由,王阳明笑答:“只是心清。”后来很多人来找王阳明请教吉凶祸福,王阳明也大多能说中,大家都以为他这是得道了,王阳明却说:“此簸弄精神,非正觉也。”之后便放弃了摆弄这些神异。


这些神通虽然令人惊奇,但在佛教和道教中并不少见,也只是个人能力方面的。更让人震动的,是王阳明的另一种惊人神通。



天地感应

正德五年(1510年),王阳明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县内发生大火,烧毁一千多户人家,王阳明对天祈祷,而后风向改变,镇住了大火。


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平定漳州匪寇,驻军于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当地百姓饱受旱灾之苦,于是王阳明为民祈雨,大雨连降三日。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阳明手上无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战略部署,不巧正是强劲逆风,王阳明心急如焚,于是在船头焚香对天祈祷,逆风很快变成了顺风。


这种神通之所以让人震动,是因为它涉及到了对天地之力的把握和运用。这道理和力量,究竟是什么?


图片


神秘力量的来源

早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王阳明应浙江绍兴府太守之邀,为当地百姓写下祈雨祭文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这句话呼应着《中庸》中的另一句话:“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前知就是先知。


“至诚”二字,正是机关所在。


何为诚?即人们常说的诚心、诚意、诚信,古人所说的诚,也是这个含义,只是我们这个诚还浮在表层,古圣的诚则直透深层,诚的内涵,其实至为深邃。

造成这深浅的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心清”二字。古时的诱惑干扰少,人也普遍更质朴,更别说还有很多人在实打实地做修养工夫。心清才能心诚,心有多诚就有多大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图片


《周易》云:“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地。”心因至为沉静而相通天道,进而通于天地变化。这背后是一种高度的感应力。最浅显的例子,就是你对一个人有多少真诚,对方是能感应到的。人都是如此,何况对天地,有感天动地的诚心,才有感应天地的能力。


这类似于今天前沿科学所说的“高维”。我们看到的三维时空只是高维时空的降维展开,空间和时间只不过是一种假相。这就像一张二维的纸展开在三维里,从一个角到它的对角既有距离,跨越也需要时间,但是沿对角卷曲折起,这距离和时间便不存在了。


维度越高则越接近究竟真实,维度越低便越如虚如幻。《金刚经》视一切相为虚妄,最高的悟境之所以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道理就在这里。


在这样的层次下,像王阳明那样的预知,以及至亲之人的心灵感应之类,就是再自然平常不过的了,因为十世古今已归于当下,无边刹境都凝在心头。


图片


他如何改变了天道的原有轨迹?

王阳明祈天的能力跟绝大多数神通有着根本的不同。多数神通只是顺应于天道,脱不去一种被动性。王阳明的祈天则是改变了天道原有的运行轨迹,有着很强的主动性。


要明白这个问题,就要引出两个概念:“暗能量”与“诚力”。


物理学中有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说法,认为它们在宇宙中的比重远远大于看得见的物质,作用和主宰性也要远远更大,只是很难观测。


图片


我们的潜意识就是我们的暗能量所在之处,其作用和主宰性同样远远大于显意识。有个词叫“暗潮汹涌”,世间的一切事情,底下也都是暗能量在涌动,最终也受这暗能量的支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意。


暗物质也是物质,暗能量也是能量,并没什么神秘,只是难度量、不可测而已。这就好像海,海平面或许是明媚平静的,可以一眼望去;海面下则越往深处越是无尽的黑暗和秘藏,深邃莫测。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生存,也是这样明暗的两层,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都只是在最上面那层扑腾。


图片


图片


至诚所沟通的能量层次,正是暗能量这一层。人在这一层拥有的能力,就是诚力。至诚之时,人的暗能量与天地宇宙的暗能量相通一体,自然就既可以静处其中,也可以动于其内。所谓动,就是主动和调动,主动的是你之至诚,调动的是天地之力。有几分诚,便得几分诚力。


这动的一面,就是佛教所说的“愿力”。佛家高度重视发心和发愿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修行的前提和基础,立为菩提之根、如来之种,人们依此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得佛菩萨接引而往生净土。西方的吸引力法则,说人的心念如何会招致相应的事物和境遇,本质上也是愿力的体现,因为这心念就是有所向而行的。


王阳明以至诚祈天的灵验,就是来自这里,是以愿力调动天地间的暗能量,来使事情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图片


如何得到这种神通力?

诚是如此重要,要做到却是极不容易的。诚的基础是心清,众生则往往心浊。诚的反面是虚伪,众生却皆在欺人和自欺。修诚,等同于修心和修道。


当王阳明将目光锁定致良知的时候,其实是说良知是诚意的本体,致良知就是抵达诚意的路。诚意需要心清,致良知则需要省察克治心中的私意,殊途而同归。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指责者层出不穷。


尽管如此,他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正确、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这让我们看到,心学的一大真谛,内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于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实的自己。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是一种骨气和硬气。这其中,既有当下人心危机的根源,也有对治的药方,心病还须心药医。


图片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的心包含宇宙的一切信息,只是这样高远和深邃的心,却常常被私欲所填充,不能够海纳万物。圣人内心光明,能够映照万物。普通人的心,因为私欲和妄念的遮蔽,昏暗、浑浊,失却了那份光明。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古文殊寺公众平台


图片



相关文章
· 甘露法语 | 鬼通改变不了业力
· 用佛的智慧照见纷繁的世界——传喜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第九课
· 你平常所修的功德,病中能得几分?
· 紫柏尊者 | 能于顺境,照之不昧,则爱源渐竭,嗔波亦停
· 夏雨的清凉,夏花的烂漫,清静的心,工地也可以变桃花源
· 古文殊寺影志|带你看传说中的七彩祥云
· 佛像巡礼|教你看懂这尊佛像(共植福田 随喜转发)
· “吃播”男子半年狂吃肉,结果直播前去世!小心!过量吃肉,会要命!
· 让我们烦恼的是什么?——传喜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第八课
· 佛塔造型的表法含义——缅甸朝圣之旅(万塔之邦蒲甘)
· 这个方法,不仅仅是教育,更是我们要去实践的
· 莲池大师和蜈​蚣的故事
· 不要把别人的罪恶变成我的过错
· 十一种善应安住 不放逸——传喜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第七课
· 十劫了,我们还是“漏网之鱼”
· 你是否也曾经这样不断的反问过自己?
· 梵呗|炉香赞
· 这位尊者思维念诵此法后,重病立愈!
· 在这条布满荆棘的人生路上,你学会了爱自己吗?
· 这部影片也许你从来没看懂过——「慧」看电影之《黑客帝国》(Keith 美式发音读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