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藏经·华严发菩提心章》中,法藏法师说:
朝问:众生修行,为要籍受持圣教,方成行耶?为要须舍教法行,方成立耶?
答:通辨此义,略有十类众生。
一者,自有众生元不识教,悬舍圣言,师自妄心,或随邪友违教修行,以为心要。外现威仪,内实朽㦨,巧伪诳惑,是魔徒党,此为最恶人也。
二者,自有众生亦背圣教不读经典,唯以质直心,随逐前巧伪人,谓为出要,勤苦修行竟无所益,此虽胜于前类,犹非好人也。此上二人俱舍圣教,不得义理。
三者,自有众生闻前二人背教为损,即便唯读圣言不解义意,莫知修行,唯以巧伪傍依圣教,求名求利,违自所诵,顺妄背真,此虽不舍圣言,犹非好人也。
四者、自有众生虽受持读诵唯逐文句,不知义理,不解修行,唯以直心读诵为业,虽无巧伪胜过前人,犹非究竟。此上二人俱不舍圣教而不得义理也。
五者,自有众生读诵圣教,分知解行,随力修行,多读文句,少有修行。虽是好人,犹未究竟。
六者,自有众生广寻圣教,遍知解行,渐略圣言,而顺教修行,取意专修不复多读。此虽复胜前,犹非究竟。
七者,自有众生受持圣教深会其意,亡筌得实,唯在修行,不复寻言。虽舍教筌,犹非究竟。
八者,自有众生寻教得旨,知一切法无不称性,是故于文字教法亦不待舍离,持此顺称之教则为正行,此虽不舍教而得真,犹非究竟。
九者,自有众生常受持称性之言教,遂得于教不舍不着,恒观绝言之真理,乃得于理亦不舍亦不滞,俱起二行故。《经》曰:‘圣说法,圣默然’者,是其事也。此虽理事无碍,二行俱起,犹非究竟。
十者,自有众生寻教得真,会理、教无碍,常观理而不碍持教,恒诵习而不碍观空。故《经》曰:‘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乃至学三世诸佛无二语,随顺如来一切智慧’等,此则理教俱融,合成一观,方为究竟也。
作者简介
唐代僧人法藏法师,华严宗的实际开创者,宗内称为三祖,也是唐代国师,被武则天称之为“贤首国师”,因此华严宗也叫做贤首宗。法藏法师在给武则天讲解《华严经》的时候,武则天因此而作的《开经偈》也一直流传至今。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古文殊寺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