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含义
端午,“端”是端正,“午”是光明。正大光明,这是国之本,世界的根源。人如果不正大光明,叫“一分奸巧一分穷,十分奸巧天不容”;“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所以要记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论基础,这个口也好,语言也美;心也好,思想也美;行为也端正,行为也美,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这个节日所传承的传统文化,肩负着历史的厚重,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情怀里,其精神也一直在启示着我们。
孝女曹娥 、忠臣伍子胥、爱国志士屈原,我们的国家、社会,乃至我们的家庭,都需要这样有正气、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责任感的人。在端午节里,纪念这些先贤,体悟这些仁人志士的浩然正气,传承他们的高尚品格,从这样的精神品质中获得正己修身的力量源泉。特别是我们佛教徒,佛教历来崇尚无我利他的奉献精神,我们应该升华这种思想境界,具有智慧和仁心地把奉献自己的精神培养得更强大。
虔敬诵经 灾障蠲除获吉祥
五月初五端午节,泰极否来。在五毒恶月,怎样得吉祥?怎样端正光明?佛陀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非常清晰地教给我们了,读佛经等于刹那间跟佛接轨。
《大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示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
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
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
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
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
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
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
忍耐与顺从,得见众沙门,
适时论信仰,是为最吉祥;
自制净生活,领悟八正道,
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
一切处得福,是为最吉祥。
农历五月,民间俗称为“五毒月”,古人也将此月称之为“恶月”,到了五月初五时,开始“泰极否来”,很多人身体会面临一些业缘到来。过去古人喜欢请一部佛经供在家里辟邪。艾草只是物质的纯阳,而佛陀是圆满的, 法宝是圆满的。在这天地间,我们在一起学习佛法、实践佛法,这就是天地间最祥和的事情。
往期回顾
更多佛法内容
请关注古文殊寺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