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五台山有什么好处呢?#
关键词:文殊菩萨
WUTAI
这是文殊菩萨的刹土,
我们来了就会每天忆念祂。
关于祂的经典,
我们也会尤其注意。
00:00
●
04:32
|◀ ▶ ▶|
大乘经文中,只要文殊菩萨讲话了,那我们是特别地在意。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追随文殊菩萨来到五台山的,但老实说,谁能见到祂呢?如果见都见不到,又怎么听祂讲法呢?
好在佛陀讲大乘经的时候,文殊菩萨就在。祂曾在人间,于佛陀的大乘法座下,作为法王子与殊胜法的发起者。所以这些大乘经典里就记载了文殊菩萨所说的法。
那我们来到五台山,我们对文殊菩萨的渴仰、五体投地的崇拜,为我们能够聆听祂的妙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当我们在经典里看到文殊菩萨说法时,就会特别珍惜,特别用心地去思维,祂的妙法也因此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这个微妙法,在宇宙文明里都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当佛陀派文殊菩萨去向维摩诘大士问疾时,诸佛刹土的菩萨们都很珍惜:这两位大士要是见面,一定会有妙法演畅,我们不能错过机会。
在这之前,佛陀先是派其他弟子向维摩诘大士问疾,但从以舍利弗、大目犍连、大迦叶、须菩提这几位尊者为代表的五百大弟子,到诸位菩萨,都觉得自己不够格,很惭愧:“世尊,我们曾经和维摩诘大士交流的时候,发现智慧远不及他,我们不堪代表您去问疾。他说的话,我们对不上来,我们的病比他还重,怎么向他问疾呢?”
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说到有一次在林中打坐时,大士走过来问祂:“尊者,您以何宴坐?”舍利弗尊者说出自己打坐的境界,小乘的见地与特色立马显露——他还有个坐处,以寂静为座,以人无我、法无我为坐处,这个坐处是有出有入的。维摩诘大士说,这样并不是真正的禅坐。真正的禅坐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心的觉悟。
歌曲详情
忆念我昔常宴坐他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贤者!坐当如法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于内意有所住,亦不于外作二观,是为宴坐;立于禅以灭意现诸身,是为宴坐;于六十二见而不动,于三十七品而观行;于生死劳垢而不造,在禅行如泥洹。若贤者如是坐,如是立,是为明晓如来坐法。』时我,世尊!闻是法,默而止,不能加报,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第三》
CHUNRIXIN
所以不交流不知道,一交流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为什么我们佛弟子跟人交流时,要观想对方是文殊菩萨?因为这样,他的智慧就会照耀你,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是最宝贵的。
最后,还是文殊菩萨代表佛陀向维摩诘大士问疾,开演了一场殊胜的法筵。祂们一位是出家众里大乘菩萨智慧第一,一位是示现在家居士里的智慧第一。维摩诘大士是金粟如来化现到人间的,是一位具有如来智慧的人。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表法,所以不能认为祂仅仅是一位在家人,祂是一位显现在家相的圆满古佛。
我们在五台山能听到这些法,它会滋养我们的心灵。因为这是闻所未闻的,这些法在这世间超尘而出,遥遥领先,甚至对世间人来说望尘莫及。甚至“尘”还有一个攀缘境,我们常常连尘都望不到。
——三参法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