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佛陀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

2025-08-08 00:01:00 发布: 人气:29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感受,一代人有一代人对佛法的觉悟。佛陀是圆满的,但每个人对佛法的感受都不同,所以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轻的,都要去努力。




PART.01

不高推圣境,

也不将心待悟



尤其年轻的,不要觉得自己年纪轻,年纪轻就是你的本钱,你在年纪轻的时候有思路、有想法,这是年纪大的人不可替代的。


只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作为老一辈,修行经验上更丰富一点,我们如果听听老人的指导,就不会走弯路。我们中国人也有这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虽然智慧是超越的、是不落二三的,但经验是有积累的,即使我们佛经里,也还有一位“智积菩萨”。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在佛法面前,都是不可相互替代的。纵使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也替代不了你,我们可以从佛陀这里无误地得到真理,但是思维、消化还是要自己去完成。


我们思维、消化了,才会把佛陀的智慧变成我们佛弟子的智慧,佛陀的智慧甘露才能灌入我们的身心世界,滋养我们。


我们吸收佛法滋养的积极能动性,是需要每个人自己激发起来的。既不能高推圣境,也不能将心待悟,这个无法等待,你只有积极地去实践,每一天都像面对崭新的阳光一样的,是鲜活的。






图片






PART.02

让生命保持

觉照、灵动




为什么禅在中国大乘佛教中占主要地位?禅就是这样,分分秒秒都不可再造,分分秒秒的当下即是。说“平常心是道”,这平常心到底是道,还是无明?这要分别清楚的。如果不能把平常心变成道,那就会陷在无明里,聚焦就聚不准。


就像玩手机一样,手机看时间长了,大脑就聚不准了。所以平时要远离这些,不要让精气神漏失,让生命保持在有觉有照、灵动的状态。


“晴川历历汉阳树”,明明历历,当下就是无量光无量寿。什么时候成佛?就是这个当下。当下就是我们成佛的入口处,当下心之光明,就是通极乐世界的。


所以,心灵的光明要聚焦,不要散掉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心最空灵的状态,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心住于任何一相,都会失去它无量光无量寿的特质,就会法不现前。所以,要保持着灵敏的、明明历历的状态。






图片
图片








祖师说,“什么是佛?庭前柏子树”,就那么简单。我们现在都看见这个宝幢了吧,如果问你:“什么是佛?”“宝幢真好看,这就是佛。”


我也看到了、你也看到了,老的看到了、小的也看到了,都看到了。这见性里有男相吗?有女相吗?有胖子、瘦子吗?都没有的。有酸甜苦辣吗?没有的。这就是佛。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一个如理如法的修行者,自然就能成为人间的福田
· 修行路上,善用己长
· 佛法不可替代的价值
· 找回文化自信, 迎来生命的新生
· 幸福安乐是修行的结果
· 给子孙“不败”的传家宝
· 大悲是菩提的根苗
· 这份神圣,是超越时空的救拔力量
· “择法眼”抉择于“心”
· 要切记:“我”即是轮回的根本
· 忆法乳源泉,祈风调雨顺、世界和平
· 信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 一个修行人眼里的苦与乐
· 轮回与解脱,关系原来如此
· 佛法既有智慧的特征,也有慈悲的情怀
· 在佛法里,起信是非常不容易的
· 佛性也叫智慧性,遍在一切众生身心
· 在佛法里找到解除内卷之苦的方案
· 每人都有一颗“衣里明珠”,修行就是一步步地证明其存在
· 怎样亲觐到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