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法眼”抉择于“心”

2025-08-02 06:12:00 发布: 人气:25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求“知”,我们心的本体

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主人“心”,心是我们这个生命的主人。心在,我们的神识在,我们就是活的,这个神识只要一离开,我们这个身体当下就不能工作了,尽管四肢齐全、眼耳鼻舌都在。


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神识! 我们认可吗?我们今天就开始求这个知,我们生命的主人翁到底是谁?要找到他!


心有各种状态,王阳明曾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是心的本来状态,有善有恶是心的意念动了,去恶修善,就是我们的心要知道“红绿灯”、明对错、知因果,要把心念里的恶去掉,要遵守着善,这就是人生的修为。


知,就是知道我们心的本体,就像镜子一样,虽然照红花绿叶,却又不为红花绿叶所染,照到什么,镜子没有增加;“哗”那个东西去了,镜子也不留存,也没失去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心,是我们心的本体。



图片




图片


践“行”, 择其善而为之

图片


这即是我们说的知行合一的第一步“ 知”,先要知道这个“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心,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染污到他,这就是心的本来面目。


当我们平时起心动念、有了善恶念时,我们就靠这个本然清净的心的镜子、靠这个良知去照,去选择,佛教里叫“择法眼”,什么念头是对的,什么念头是不对的,择其善者而从之,戒恶修善。这就是心的功用!


同样,《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我们的心,心就是明德。我有心,你也有心,我是痛苦的,不喜欢要的,那你的痛苦也不喜欢要,所以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反之,我喜欢的、你喜欢的,也可以给爸妈、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可以给有缘的、无缘的,这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们的生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将心比心,我们也开始给予人、给予这个世界,所以叫“在亲民”。


因为我们的心就像猴子,心猿意马,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所以是要训练的。去训练这个心猿意马,把这个野猴子给降伏住,这个猴到你家是抢东西还是送桃子,还不一定呢。


我们长这么大,有没有训练过这个心?这是很重要的。训练得熟了,这猴子就只干好事不干坏事,桃子果子、黄金财宝往你家搬,这是要修出来的,你没修,他就是个小野猴,跑到你家就往外搬东西。


《济公活佛》里的那个老财主,只要做坏事瘤子就长大,做好事瘤子就减小,这个老财主天天就走到哪喊到哪:“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能修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了,如孔夫子所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到不逾矩,时刻都在做好事的良性循环里了,那你的人生境界就高了!


一个人,一旦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会发现,你会与天地合其德,你的生命从此将不再孤单。




图片



清凉寄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内卷时代的解药:别人争冠时,你低头浇自己的花
· 佛说法,是源于对众生的悲悯
· 学佛,要怀有一颗理性的童心
· 会用功的人,如鱼得水
· 修行中要屏蔽的两种大病
· 【六斋日】菩提心者,如调御师,守护大乘一切法故
· 八月 | 云裁雁字,扇底秋声
· 一个好的修行状态
· 盛夏安好,有妙招!
· 全寺积极学习宗教政策,推进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
· 平平常常 每天如此,这就是道
· 佛法可靠,你也要学得好
· 忆法乳源泉,祈风调雨顺、世界和平
· 看人不顺眼时,试试调低“自我”的音量键
· 学佛,第一要忏悔
· 信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 一个修行人眼里的苦与乐
· 轮回与解脱,关系原来如此
· 大暑 | 皈依佛性,自有清凉
· 不可替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