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持戒律 践行佛法
解脱是有解脱的方法的。为什么要学戒律?学戒律就是趋向解脱的。不守戒律,是随顺轮回的。就是这么简单,一个趋解脱,一个顺生死。这需要你理性地选择的:你是选择轮回?还是选择解脱?
我们皈依佛了,佛告诉我们方法了,我们必须按照方法去做。否则,你如果问佛,“为什么我没得解脱?”佛会说,“我跟你讲了解脱的方法了,你有如法地去践行吗?按照解脱的方法,随顺解脱的因缘,最后才能得解脱的果报。”对于这些,我们一定要好好思维,要精准地消化、理解。
作为三宝弟子,我们不能含糊,不能敷衍,要脚踏实地地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谨遵佛陀的教诲,努力践行佛法,并听从现前僧的指导。现前僧是链接我们和三宝的纽带,没有现前僧,就没有我们三宝弟子的身份,三宝弟子的身份是依僧确立的。有了这个纽带,我们才能趋入解脱门,才能让短短几十年的生命发生神奇的转变,使无穷无尽的轮回在此生终结,才能用佛法去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不需要别人监督,也不要被别人打扰,更不要变成形象上的佛弟子,在那相似地修行,我们要真实地身体力行地践行佛法。
功德与福德
事实上梁武帝也想知道这些,作为一个修行人他也想知道他的业障净化了多少,功德和业力孰重孰轻。于是他问达摩祖师,祖师的一句 “无功德”,对他而言是当头一棒。为什么没功德?佛法的名词是有具体含义的,功德是性德,不生不灭的才叫功德。修学无漏的戒,拥有无漏的定,具足无漏的慧,这才是功德。度人造寺,写经造像,这叫福德。福德是生灭的,属于生老病死、生死轮回的范畴,只有功德才是超越三界、了脱生死的。
种什么因就感什么果,无漏的空性之砖才能砌出解脱的宫殿来。我们在这里每天要“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要提醒自己:我喜欢智慧,我喜欢般若,我皈依智慧,我皈敬般若。自己在心里要这样呼喊,然后要让其深入内心,要去思考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多”,什么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