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既有智慧的特征,也有慈悲的情怀

2025-07-28 21:30:00 发布: 人气:28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成佛之路的精华

||||||||||



成佛之路的精华是什么?就是教证二法。即使在末法时期,只要有教法、证法在演说,就代表佛陀的正法是现前的,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正法标志。


我们每个佛弟子都祈祷正法久住人间,那有什么样子的标志呢?就是把成佛的道理要讲出来,把实践的指导要讲出来。所以,它虽然是成佛之路,但更具象化的就体现在教理的演说和观修的证实,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统一,可以叫“止观总持”,也可以叫“教观总持”。


我们能建立这样的教的理、观的修,能在自己身心上去印证佛法、证悟佛法,让每一个学的人都可以重复地验证佛法的正确性,这就是正法住世的标志。所以,佛法除了有高深的智慧,还关心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命运。这就是佛法最完美之处,它既有着最通透的智慧,还有最广大的慈悲情怀。


佛法的这种特色,无论过去了几千年还是几万年,亘古而常新,无处而不在,超越了时空,这就是“佛光普照”。哪怕现在二十一世纪了,我们还是可以亲切地感受到这种智慧的特征和慈悲的情怀。



图片




02.

最吉祥如意的事

||||||||||



人间只要有佛法的音声,佛就现前;只要有启迪智慧的教法,我们在思维着,文殊菩萨就在我们的头顶上,这种内在智慧的清凉就能化消我们人生的烦恼。


净化人心,和谐社会,这是佛法不可替代的功用。所以,它是人类文明的必需品,甚至是人类智商的“试金石”,一个人的智商有多高,学学佛法就知道了,几斤几两就称出来了。因此,我们学了佛法之后,不仅知道了智慧的大海汪洋,知道了人生的前途是光明的、广大的,还要谦卑地好好学习。


如果有一种智慧、有一种学问能让人都变得谦卑,就如《周易》里最吉祥的卦是谦卦一样,那不仅这个人是最吉祥的,他的家庭也会变得很吉祥,这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变得很吉祥。


我们都想求得一个吉祥如意的人生,什么能“吉祥如意”呢?每个人如果学了佛变得谦卑了,也知道忏除自己的罪业了,甚至无量的祖先的罪业都在我们佛弟子手中终结下来了,这就是最吉祥如意的事。



图片



03.

让这个信仰成为文化主流

||||||||||



我们说“孝顺”,世间只注重供养甘脂,承欢膝下,殊不知这只是小孝,更大的孝顺,是能让祖先曾经贪瞋痴的恶业在我们子孙手里终结掉,把这个债还了,也能让子子孙孙都种下圣因,成为后世子孙的福祉,这就叫“福荫后世”。一个佛弟子就可以终结无量劫来基因里恶的种子,不仅可以改变个人命运,也可以改变家族命运。


如果这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信仰,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主流,那历史可以证明那个时代会变成盛世。纵观中国历史,从东汉孝明帝将佛法引进中国以来,几乎所有的盛世都跟对佛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密切相关,都跟佛法成为官方文化、大众信仰密切相关。


所以,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最快速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核心。它不仅仅是成佛的要领,也是我们人类文明复兴的窍门。



图片





清凉寄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在佛法里,起信是非常不容易的
· 在佛法里找到解除内卷之苦的方案
· 每人都有一颗“衣里明珠”,修行就是一步步地证明其存在
· 怎样亲觐到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光
· 怎样让自己的心灵世界更干净、更广大?
· 不管怎么样的境界都不改初志,那佛才能帮得到你
· 修行人要保持道心
· 这是成佛之路的精华
· 人人喜欢的慈悲喜舍,你也可以有
· 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德?
· 成长生命,要相信天地间的大逻辑
· 佛门中趋吉避凶的智慧
· 成道需要大因缘
· 祂的只言片语,都是生命精力的灌输
· 那些不是命中注定的好运,是来自圣者的悲心
· 功德有深有浅,福报有厚有薄
· 将心比心,是生命的进步
· 修行不能急,放松一点,保持欢喜心
· 四大轻安,容易入定
· 和平,是佛教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