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安乐是修行的结果

2025-08-04 21:30:00 发布: 人气:25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PART ONE

戒恶修善,保平安



我们平时做人做事要小心谨慎的。讲话,要想一想这句话能不能讲;做事,要想一想这件事能不能做。尤其是今年,中华文化告诫我们更要小心谨慎,尽量大事不要决定,就是以平安为主。


平安怎么来的?就是要好好修行来保平安。戒恶修善,多修行,多积累正面功德。


还有,今年可能会比往年热。因为热,火性大,所以今年尤其不要发脾气,无论遇到什么事,先忍一忍,笑一笑。


我们寺院里也挂着这样的对联,其中有一句就是“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不管遇到什么事,笑一笑就过去了。鲁迅先生讲:“相逢一笑泯恩仇。”本来是抱怨、嗔恨发火的事,一笑就化解掉了。俗话说:“拳不打笑脸人。”再不吉祥的事,一笑就化解了。


那今年就一定不吉祥吗?佛法讲因缘法,它是不一定的。这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积累功德,昼夜精进。


如此一来,今年就是一个大精进年、积功累德年、忏悔业障年,就是很吉祥的一年。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要改变自己。



图片



为什么说不要发脾气?因为发脾气会伤害自己。本来今年就火旺,脾气一大的话,肝火就更旺了。尤其是情绪方面,不要太顶真,不要激怒自己,也不要激怒别人。


平时可以吃一点凉性的东西,多运动运动,晒晒太阳。一出汗,经脉里的火就被泄掉了,这时候喝喝水,水是凉性的,身心阴阳平衡,水火既济,整个身体就处在很活性的状态了。


佛教的六度里就有忍辱(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前我有一位老师就跟我讲,出家人要想吉祥事,要讲吉祥话。所以,这也是我们的功课。


心越清净,修的功德越大,讲吉祥话、想吉祥事,就会吉祥。功德很大的人,喉轮的功德也很大,说什么就是什么,他的语言就能把法界缘起描绘出来了。



图片




PART TWO





做自己生命的“工程师”



《地藏经》一上来就是觉林菩萨的偈子“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为什么《地藏经》要以《华严经》其中的一段经文来作为开头呢?因为我们要先懂得“地藏”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指我们的心地宝藏。我们就像一个画家,在“心”这张白纸上作画,但往往我们画了之后,这幅画还不认识你,它是它,你是你。


我们的生命轨迹就这样的,自己造了业,最后还是这个业来惩罚我们。你说这是我造的业,你护着我呀。事实上,你造的业投给这个宇宙,它会反弹回来的。


所以,你对世界好,这个世界就对你好;你对世界恶,就收获这个恶的果。这是哪儿来的?不是世界给你的,而是你自己播下的种子。



图片



懂得这个道理了,戒恶修善还需要别人监督吗?不会让别人监督的。戒恶修善就是自觉的行为。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叫“福往者福来,爱出者爱返”。就是这个道理,你给予世界什么,这个世界就回馈你什么。


前因后果实际上很美的,它会让我们把时空串联起来,不会像我们的生命那样,轨迹很单调,在轮回中就是孤独的浪子。生命苦就苦在这里,很孤独,但佛法的因果会让我们的生命有迹可寻,这就不孤独了。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未来的人生取决于你今天在做什么,取决于你现在的生命状态是什么。所以,每个人就会觉得很亲切,因为知道我的生命是自己塑造出来的,我是自己生命的“工程师”,我是自己形象的“雕塑师”。这多有意思啊,至少从世间法上来看,他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人。


佛法的光明是没有阴影的光明,佛法的快乐是没有副作用的快乐。而且那种快乐是不会伤害别人的,佛法的智慧可以分享,佛法的生命受用的快乐也是可以分享的。当这种高级文明在人间传播的时候,灯灯相续,绵延不绝,这是我们人类最美丽的图景。



图片



图片





清凉寄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给子孙“不败”的传家宝
· 大悲是菩提的根苗
· 这份神圣,是超越时空的救拔力量
· “择法眼”抉择于“心”
· 要切记:“我”即是轮回的根本
· 忆法乳源泉,祈风调雨顺、世界和平
· 信仰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 一个修行人眼里的苦与乐
· 轮回与解脱,关系原来如此
· 佛法既有智慧的特征,也有慈悲的情怀
· 在佛法里,起信是非常不容易的
· 佛性也叫智慧性,遍在一切众生身心
· 在佛法里找到解除内卷之苦的方案
· 每人都有一颗“衣里明珠”,修行就是一步步地证明其存在
· 怎样亲觐到文殊菩萨的智慧之光
· 怎样让自己的心灵世界更干净、更广大?
· 不管怎么样的境界都不改初志,那佛才能帮得到你
· 修行人要保持道心
· 这是成佛之路的精华
· 人人喜欢的慈悲喜舍,你也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