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功德,确确实实不可思议。《法华经》可以说是“诸佛之顶珠”,那么高贵,连名字都难以得闻,是佛法里的顶奢、顶配了,但对于文殊菩萨来说,这只是他度化众生的普及版。
不要说人间了,连文殊菩萨去龙宫教化龙族众生,都是用的《法华经》。所以智积菩萨就好奇,这么殊胜的教法,众生受用怎么样啊?能听懂吗?
然后龙宫里就出了一个代表——龙女,年方八岁。她不仅是个小孩子,实际上还属于畜类,畜类众生的特性就是难堪教化。所以大家就想,她怎么样呢,堪受大法的熏陶吗?
龙女出来证明说,我听文殊菩萨的教法,“深达罪福相”。她已经领悟诸法性空,了知罪业的本体是什么、福报的本体是什么,所以可以一下子清空归零,当下成佛。
不仅声闻众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怀疑,当机众智积菩萨也怀疑,这可能吗?
甚至还把佛陀的圣言量搬出来,佛陀说过啊,女身有五个不能成:不能成梵天王,不能作帝释,不能成魔王,不能作转轮圣王,不能成佛。而且佛尚且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勤苦修行,她怎么能当下成佛呢?大家都产生了疑惑。
这时候龙女把自己的龙珠供养给佛陀,佛陀伸手接过来。龙女说,我供养宝珠,佛陀接受,这个动作很快,但我成佛的速度超过这个。
一个奉、一个纳,这是很快的。就像让我们修出个舍利,或者找出一颗,这都不容易的。但是我有一颗舍利,我给你,你一接,就拥有一颗舍利了,就这么简单。龙女说,这个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我成佛比这个还快。
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供养、接受,还有一个“给”和“取”的过程。以秒表计算,“嘀嗒、嘀嗒”也要有时间的,但成佛有没有“嘀嗒嘀嗒”?成佛没有的,成佛没有时间性,没有这种时间的差异。
成佛没有取、没有舍、没有来、没有去、没有增、没有减,佛性不问男女、不在老幼、不择异类,刹那回光,菩提可至。这就是整部《法华经》的核心。
所以,当龙女对法领悟后,当下就能成佛,恍然之间变为高大、庄严的男身,然后前往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度化无量众生。
对我们来说,我们在任何时候忆念佛,也都会得到佛的加持;在任何时候皈依三宝,都会得到三皈体。这是由我们皈依的体性决定的,因为三宝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区别。
经典记述(向上滑动)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节选)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有证。”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虚空中。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
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
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
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稀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否?”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