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学寡智劣,未能博览诸书,除佛学外,不敢以臆见妄谈。自入道以来,历三十余年,不过披阅内典,研穷教乘,精参禅理,兼修净业而已。所得一知半解,略为诸公陈之。
佛经自汉明时入我中国,历晋、唐、宋、元及前后五代,千几百年。依经得悟者,缁素男女何止千万亿数。其间入道之门,不一而足:或看经而识自本心者,或参禅而明心见性者,或持戒精严而身得自在者,或念佛发愿而临终坐脱者,闻比比皆有。
凡普天之下,大莫大于生死一关,故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凡是有情,俱所不免。若欲破此一大关键,非勇力修行不可;欲勇力修行,非放下尘缘不可;欲放下尘缘,非达见闻如幻翳,世界若空花不可;欲达幻翳、空花,非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可;欲悟唯心、唯识,非研究佛经不可。
读佛经然后方知唯心、唯识;知唯识、唯心,然后方达空花、幻翳;达空花、幻翳,然后始肯放下尘缘;肯放下缘尘,然后始能勇力修行;能勇力修行,然后可以了得大事;了此一件大事,然后可称雄猛丈夫也。
肤见若斯,幸诸君以证之。
——摘自《谛闲大师文汇》
谛闲法师(公元1858-1932年),民国高僧,天台宗第四十三祖。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住持绍兴戒珠讲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讲寺诸刹,创观宗学舍、弘法研究社,办《弘法社刊》,讲经育僧四十八年,泽被南北,时称“教海老龙”,培养出宝静、静权、常惺、仁山、倓虚、摩尘、妙真等众多释门才俊,为近现代台宗复兴之祖,法脉绵延,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