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佛教徒,怎么看待和解决这个生老病死的问题?
学佛的人依然要面对生老病死。但学佛的人面对这些心态很稳的,不会因为生病了,六神无主慌掉了阵脚。
修行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有自己的定力。因为有定力,病的苦就会降低。病它带来的苦,很多时候是产生于我们的心态——自我的恐惧带来的痛苦反而更多。
死亡来临的时候也是这样。当你信佛了,你修了一辈子,有很多善知识,有很多师兄弟,他们的功德力都在回向你的时候,死亡对你来说有什么好怕呢?不就那么平静地发生了嘛。你也不会慌乱,可以平静地面对它。死亡之后生命就结束了吗?不会啊。这个粗大的业报身结束的时候,你的功德体就会现前了。光明啊、诸佛菩萨的愿力,就会在你生命里彰显出来了。
平时我们身体很好的时候,对于修行来讲,反而也会让人担心。因为有的人身体很好,精气神很足,但是这往往也会强大他的我执、身执。有这些执着,会成为修行的障碍,障碍着修行者的禅定和智慧不得现前。
所以这本身就是矛盾:你身体很好、皮糙肉厚这很好。但身体好,产生这个强大的我执,会障着佛菩萨的这个加持力,让你感觉不到它;身体、生命力弱的时候,我执、我见也会降低,烦恼反而也不强、也不大……
那如果一辈子修行,功德慢慢地积累呢?
每天地积累的时候,往往感觉不到有什么量的变化的。修行中一天的清净往往不足以在当下“抵挡生死”(即“遮止轮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云: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但是你一辈子修行呢,这个力量那就厉害了。一辈子的清净的业力那就能够挡生死了——你在生死面前你的功德力已经足够大了,生老病死的力量相对就会变得轻描淡写。
我们在座的师父们都很懂的,谁要生病了,谁家里什么人往生了,我们都说“以我建寺庙的功德回向给他”,我们会拣功德大的事来回向。像我们一年结夏安居下来,出家人的“腊”增加一岁,这个功德力很大的。这功德你回向谁,对谁马上就有作用力的。
但你说我今天修了一天,我这一天的清净回向给别人想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个可能性是不大的。除非你这一天是很不同的一天——自己修行已经触到法性的层面了,然后能入到报身的定了,那是不得了的。那一刹那都是无量无边的功德。
总的来说,一个普通的肉身凡夫,一天的修行,身口意所产生的功德力,它不会很明显的;但一个普通的人,你持续修十年,那这个功德的体量就大了。那更不用说用一辈子修行了,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那就不得了了。不仅自己能了生脱死,还能影响改变周遭的世界。
所以就回到今天讲的那个主题——死亡是轮回的老朋友。就是你怎么样面对这个问题,修行不修行都会面对它。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没有修行的人去面对是不一样的:
一个不修行的、散乱的、甚至造恶业一生的人,死亡的时候正是他“收获”的时候。生命的弥留之际,过去所造的恶业就开始“串台”,各种业力境界就超时空现前了:人开始颠倒,身体也掌握不了,神识也乱了,甚至自己看到、感受到各种各样的冤亲债主的境界;
对一辈子修行下来的人,最后时刻正好就是戒定慧功德现前的时候。虽然有可能身体气脉会乱了,但是他的功德力,那种明澈的明觉的力量,会让自己好像已经身处在净土的宫殿里一样,已经可以体验到持戒修行最后产生的“辉煌的、定制的”生命境界。他一生修行的成果已经现前。
世间的人看他好像已经不行了,气息越来越弱了。但他自己受用的境界完全不一样。
就像玄奘大师临命终时讲的一样的,他说我看到满天的旌旗飘荡,诸佛菩萨祥云都来迎接我了。这是他的内境:他内在的生命这一生功德圆满、功德浩浩,他能看到自己的修行成果,看到自己的这些同学伴侣,都是诸大菩萨们都现前来接引了。
外人看到的不是这样,外人看到的是他一生走过千山万水,最后他连一个小水沟都没跨过,摔倒了。摔倒之后就显得身体非常得虚弱,卧床不起。
死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虽然是谁也躲不过的,但是修行跟不修行完全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才要皈依三宝,我们要修行。通过修行,就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我们面对生老病死的境界、掌控能力,乃至最后的生命去向。
当你有强大的修行的精神功德力,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生老病死就变得很弱。甚至这都是你修行的机会——生病,正好是修行的机会,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对大乘菩萨发心者来说,他病的时候,他都会发这样的愿:令所有众生这样的病,我今纳受。他连生个病都能生出大乘功德来:代众生受苦,承担众生的业力,愿众生能离苦得乐。
看那些大成就者们,他死亡的时候叫圆寂,圆是佛世界的圆满,寂就是寂灭轮回苦的时刻,证不生不灭的时刻。一个大成就者不仅自己可以解脱进入法性的光明,也可以令“所有一切与我有缘的众生”得到解脱,抵达生命的彼岸,进入佛的净土。我们中国老话里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质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讲这个死亡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要把佛法的修行讲清楚,才算解决这个问题。
有的人为什么说本来信佛的,但是真正遇到生老病死的时候就退转了?他没办法,他没积累这个资粮。你叫他干活他会,你让他面对自己的病苦,他不会。有的人来寺院做义工是跟着别人赶热闹,但并不明白来寺院的重点是什么。
那我们来寺院干什么的?寺院的重点是什么?大家想想。干活只是我们契入一个道场最普通的方法,我们契入进来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跟三宝在一起,要听经闻法,念佛、持咒、打坐,思维解决生命的大课题!这个才是我们来的重要目的。这个主题如果有的话,你就不会迷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