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命“镶嵌”于成佛之路

2025-10-09 00:17:00 发布: 人气:74
图片
图片



小乘戒是尽形寿的,这一生听佛的、学佛的,解脱三界。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不仅此生解脱三界,我还要成为成佛的生命,成为为一切众生解脱的生命,这个心就发得大了。所以小乘的发心所证悟的空性的功德,跟大乘的空性功德是不能比拟的。

图片

这样的心能照亮一切。我们的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累劫冤亲债主,所有四生六道、九幽十类、有祭无祭孤魂等众,法界一切如母有情,都能乘这个光明离苦得乐。


这样的心也能点亮所有生命,成为他们的示范。当从小乘的皈依提升到大乘的菩提心的皈依时,我们也会把这法界里机缘成熟的众生应度皆度。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佛性,以这样的因缘,把虚空法界里众生的心灯瞬间点亮,这多壮观啊!


虽然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到,但当我们这样观想、这样发愿的时候,这个世界都会变得壮美庄严。在这个宇宙里,我们的文明瞬间截然不同了,这才是明心见性、尽人之性。


图片

如何能尽性?就要开发我们的佛性。这样我们此生就不会委屈自己。因为人生不仅有衣食住行,不能在小的格局里,就把此生虚耗掉。


所以师父常常提醒:除了生死事大外,“其他都是好商量”。这一生,生死是最大的事。其他的衣食住行,包括吃素也不要太讲究。过喉三寸成何物?不要让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中的任何一个,占据我们生命太多的精力。


《佛本行集经》里,佛陀就概括了:“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就是四生六道里,没有什么奇特的事,都是轮回的事。所以一定要学会看清楚,我的生命要跟什么走。人生短暂,我们的生命力是很弱的,说没有就没有了,但你只要珍惜它、不浪费它,做有效的事,那就戒定慧越来越无漏,精气神越来越饱满。

图片

做好的事有利于身心,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一个优雅的世界观,有胸怀、有责任心,这是这个社会非常缺少的,各行各业都缺这样的人。


但佛法叫“有教无类”,无论身处哪个行业,学习佛法都会带来生命的完美,不要说以后成佛了,就这一辈子做人,你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这是学佛多年我们深信不疑的,这个文化自信是很坚定的。这个自信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属于人类的,是老佛爷告诉我们的。这就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大家好好地去树立这个文化自信。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在简洁清苦中,活出生命的禅悦
· 佛法,每天听一点,终会聚沙成塔
·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转识成智
· “自修、自了、自安排”,这就是佛法超时空的特质
· 三皈依,是佛弟子一生的学处
· 谛闲大师 | 念佛法门,至圆至顿,最简最易 (开示常堂主师)
· 一部手机,就是轮回的缩影
· 要想开智慧 就得先净障
· 一切善根,从“信”开始
· 超越生死的优雅:与古人同游于大道之中
· 实修的窍诀
· 静观自己的一念心
· 有一种财,叫愧财
· 为什么说是“安贫乐道”?
· 谈一谈“死亡是轮回里的老友”这个话题
· 重点推荐:师父谈佛弟子如何面对生老病死
· 佛教的智慧叫“转识成智”,是无漏的智慧
· 亲近三宝要有一颗柔软和虔诚的心
· 佛法的修持,是为了生命不白忙一场
· 一种习气,可以困住我们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