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萨戒的仪轨是有生命性的

2023-11-16 00:01:00 发布: 人气:94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佛陀所证的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作为佛的弟子,第一步要启发的就是正觉,因为每个人都有正觉。但是这个“有”不代表就觉悟到正觉了,如果不觉,“有”等于没有,因为你不知道那是正觉。

 

受菩萨戒时,“但解法师语,皆得受戒。”解什么语呢?就是能体悟众生自性中的本觉。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悟自己的本觉,即所谓的明心见性,就是上通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下一切修行者的,是下彻六道众生乃至三恶道众生的。《楞严经》第一卷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观音菩萨修证了悟之后,自然就生起了“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图片





在生不减  在佛不增




我们学佛为什么不信外在的财富、内在的感情,要信自己的正觉呢?因为正觉具有不生不灭性。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投胎、坐胎、养胎,最后满月出生,但我们的生命里有一个东西不是依父母的因缘而生的,所以在禅堂里要参,“娘未生前你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要参我们的心性。

 

哪吒死了之后,割肉还母,割骨还父,到底哪吒在哪里?如果找回了正觉,我们就有资格做佛了。阿罗汉积累资粮,所证得的正觉的量可以令其出三界;菩萨也是积累资粮,证得正觉的量也更广大,内涵更丰富,所以可以成为“无上”;佛陀福慧二严,万德圆备,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



图片

WENSHUSI



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这个果是从哪个因里来的?我们来佛门求菩萨戒就是要明这个因,懂了这个因之后,深信不疑就是靠它成佛的,就是靠它出轮回的,就是靠它做菩萨的。我们的这个正觉,在生不减,在佛不增。一年有春夏秋冬,春天,树叶生发了,秋天,万物凋零,但我们的那个正觉有凋零吗?



图片




菩萨戒也叫心戒 



师父带徒弟们到后山,看到有的树叶凋零了,有的还是青葱的,问道:“你看,树叶是青的好还是绿的好?还是凋零了的、枯的好呀?”徒弟没听懂意思,有的说:“那肯定青色的好啊。”有的比较感怀,就说:“我看还是枯的比较好。”徒弟们都理会不了这个核心——师父不是问徒弟境界的。


我们那个正觉属于枯,还是荣?我们的正觉随生老病死吗?这个道理是要去思悟的。如果想通了,明白了,所谓“明心见性”,见了这个不生不灭之性,就能安住大乘,如山如海,不动不摇了。


菩萨戒就是保护这个正觉的,是依这个自然的觉性而生发的,所以菩萨戒也叫心戒。



图片
图片



印光大师说:“菩萨戒是三根普被的。”因为菩萨要度众生。菩萨戒所摄的对境,所摄的众生机是很广的,“但解法师语。”可以这么说,三恶道众生、山精鬼怪都可以受菩萨戒。如果他(它)听懂了这个道理,就不愿意再做山精鬼怪了,也不愿意再做饿鬼、畜生了。

 

但是猪、狗怎么能听得懂呢?我们人有时候都听不太懂的。这还真不一定,猪狗里也有很多因为业习等种种因缘,不慎堕落到恶道去的。一旦它听明白法师说的法了,马上就可以超越它的这个业报相,策发过去的善根。

 

所以,从印光大师说的三根普被这个因缘上来说,菩萨戒是诸佛菩萨度众生的事业。这里面带着佛不共的智慧,更充满了佛菩萨浓浓的大悲心所以,我们受戒的过程虽然有仪轨,但这个仪轨是有内涵的,是有生命性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的破解

皆依持戒而得庄严成就

南山律祖,戒行高洁感天人现身卫护

从金刚宝戒到菩提心的内涵

百年前中国出家人的精气神

找到文殊菩萨

受菩萨戒之日,也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生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皆依持戒而得庄严成就
· 受菩萨戒的境界
· 受菩萨戒,就是培养我们这个根基的
· 得金刚宝戒,更换人生跑道
· 戒就像一艘船
· 菩萨戒的见地有多高?
· 大乘菩提心戒的特点
· 戒是佛菩萨的爱
· 用心求来的戒,犯了可怎么好 .....
· 怎样才算持戒清净?
· 受戒所得戒品由什么决定?
· 受了菩萨戒之后,还要做这些事
· 什么是菩萨戒?
· 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即得菩萨戒品
· 印光法师 |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的误区与注意
· 菩萨戒通一切诸佛菩萨之本源
· 受菩萨戒的好处原来有这么多
· 梦参老和尚:菩萨戒有两种
· 受持菩萨戒者应该具有的觉悟
· 菩萨戒,是高级的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