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叙玄奘大师生平事迹最早、最详细的传记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个人传记。
前五卷述大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大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
第一卷记述大师出生、出家、受戒、各地参学,发心前往印度求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过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碛,经伊吾,西行到达高昌的情形。
第一卷
05 出发西行
译文: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八月,一天夜里,奘师在梦中,忽见大海中有一座宝山,发出闪闪光芒。可是环顾四周,只见海中波涛汹涌,并无船筏可供过渡。
为了登上宝山一探究竟,奘师鼓起勇气跃身入海,只见海中忽然涌出许多石莲花,一直从岸边连到山脚。奘师踩着石莲花,不久即至山下。但宝山峻峭不可攀登,奘师便试着踊身自腾,没想到竟扶摇直上,一下到了山顶。
此时奘师并没有寻找金银宝石,只是觉得站在高处眺望,感觉非常美妙。不料美妙的感觉刚出现,他就从梦中醒来。“这一定是菩萨在暗示我,要我勇往直前。”奘师做了这个梦以后,更加坚定决心,决定不管任何困难,都要西游取经。这一年,奘师二十六岁。
这时恰巧有一位秦州僧人孝达,在长安城学习《涅槃经》,功毕还乡,奘师就和他结伴同行。
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停住一宿;第二天恰巧又遇见兰州来的旅客,于是又随行到了兰州。
在兰州第二日,又巧遇客商解送官马回凉州(今甘肃武威),于是又跟着到了凉州,这一路可以说非常顺利。
这时奘师的名气已大,他在凉州住了一个多月,僧俗众人,都来请他开讲《涅槃经》、《摄大乘论》和《般若经》,奘师登坛说法,听众日多一日。
那时凉州是河西的一个大都会,又是东西交通要道,西域诸国商旅往来,日日不断,听见奘师在此说法,都赶来听讲,无不同声赞叹,并布施许多金银珍宝。他们回去以后,都报告各自的君长,盛赞奘师,并说他将要西来,到印度去取经求法。所以奘师未到西域之前,西域各国早已知道,各国君长大多信奉佛教,听了都暗自欢喜,并准备恭迎奘师的到来。
奘师在法会圆满结束后,面对堆积如山布施的珍宝物品,拿了一半作为供养佛的香油钱,另一半转赠凉州各寺庙。
当时唐朝的政权,尚未完全巩固,西北一带边境常常遭受西突厥的威胁,所以封锁边境,不准百姓私自出境。凉州都督李大亮奉命守关,一天忽然有人报告,说有一个僧人从长安来,要到西天去,不知何意。李大亮得知,派人追上奘师,问他来由。奘师说道:“要西去取经。”李大亮不肯,逼他回京。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