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叙玄奘大师生平事迹最早、最详细的传记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个人传记。
前五卷述大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大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
第一卷记述大师出生、出家、受戒、各地参学,发心前往印度求法,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过玉门关外五烽,度莫贺延碛,经伊吾,西行到达高昌的情形。
第一卷
06 遇石槃陀
译文:
奘师正在进退两难之际,这时凉州有一位慧威法师,是河西一带的佛门领袖,他很敬重奘师的辞理通达,更佩服他西行求法的大愿,便暗中派了两名心腹弟子,一个叫慧琳,一个叫道整,暗中护送奘师偷渡出关。
他们不敢公然行走,只能昼伏夜行,走了十几天,终于到达瓜州(今甘肃省瓜州县)。
瓜州刺史独孤达,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听说奘师来到,非常欢喜,供养优厚。奘师向其询问前往西域的路线情形,当下有人报道说:“由这里向北走约五十余里,就到瓠卢河(今疏勒河),上窄下宽,水流湍急,深不可测。河岸设有玉门关,是必经之路,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可是法师你没有通关的度牒,只怕出不了关。即使侥幸混出关了,沿途还有五座烽火台,各相距一百里,每一座烽火台上,都住有守兵,监视着往来行人;其间尽是沙漠,连水草都没有,要通过也不容易。等过了这五座烽火台,再穿过八百里流沙的莫贺延碛,才会到达伊吾国境(今新疆哈密)。”
奘师听完甚感忧虑,心想此去路途艰险不知如何是好。不过,他仍然不失望,心想:“那就再多等几天吧!好好祈求诸佛菩萨加持。”结果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月,连从长安一路上陪着奘师受苦受难的马,也在这段时间因病死了,这使奘师不禁感到悲伤万分。
正在奘师等候期间,凉州的访牒又来了,说是有一个叫玄奘的和尚,私自出境,命令沿途各州县严加捉捕,务必解送京师。幸好州吏李昌是个崇信佛法之士。他接到这件公文,马上怀疑公文指名要捉拿的人就是奘师。他立刻秘密带着公文前去拜访奘师,问道:“法师是不是牒文中所说的玄奘法师?”奘师心下犹疑,不敢回答。
李昌说道:“法师请实说了吧,如果是,我一定为你想办法。”奘师便告诉了实情,李昌听了,深为佩服,立起身来,将文书一撕两半,并劝他道:“夜长梦多,请法师及早动身。”
李昌走后,奘师越发愁闷了。慧威法师派来随行的两位小僧,道整已先去了敦煌,而留下来的慧琳又不堪长途跋涉,只好把他遣回凉州。自己虽买了一匹马,但苦于无人引路,因此日日在弥勒菩萨像前祈求,希望能得一人引渡过关。
有天晚上,寺里一名叫达磨的胡僧,梦见奘师坐在莲花上,向西而去。达磨觉得奇怪,隔天一早,连忙前来向奘师报告梦中所见之事。虽然此事被奘师斥为虚妄,然而奘师心中却暗自欢喜,认为这是即将成行的好预兆,于是进入道场,更加诚心礼求。
不久以后,忽然有一个名叫石槃陀的胡人前来礼佛,并绕行奘师三匝(这是印度对三宝最恭敬的礼节),请求奘师授戒。奘师就为他授了五戒,胡人欢喜而去,不久又送来许多饼果,供养奘师。奘师见胡人壮健,貌又恭敬,就将要西行求法的事,与他相商,胡人终于允诺送师渡过五座烽火台。奘师大喜,即为他买马,以备西行。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