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修行的人,听到雨声就能归入清净的本性

2024-05-20 00:04:00 发布: 人气:1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在五台山,在文殊菩萨的怀抱里,让身心安定下来,内外没有一点挂碍。雨水从天而降,像甘露一样笼罩着我们。我们就听着雨点敲打房顶,“德、德、德、德、德”。


这不仅是雨点的声音,更像是文殊菩萨心咒里的那五个“德”,包含了五分法身德: 戒德、定德、慧德、解脱德、解脱知见德。


图片



图片



我们学佛,是要找回精神的世界。物质世界是无常的、脆弱的,但我们在物质世界里所作的业,依然会在精神世界里展现出来,这就是“所作业不亡”。

 

持戒有持戒的功德、修定有修定的功德,这些功德将呈现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而当这五种德充满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有这五分法身的庄严,这就是成佛的资粮。五分法身德圆满了,我们就成佛了。




图片

世间人懵懂愚昧、无所明了。不知道自己有精神世界,也不知道因果不虚、“所作业不亡”;不知道轮回的、有漏的苦的世界,也不知道有无漏的、究竟的极乐世界;不知道从自己的六根、六尘中去解脱,也不知道要为自己的身口意负责。

 

但我们学了佛,就会明白要从狭隘的物质世界、感官世界中超越出来,照见五蕴皆空,从五蕴的束缚中解脱。跳出了五蕴魔的魔掌,烦恼魔也不在话下。烦恼魔的能跳,生死魔的也就能跳;生死魔的能跳,天魔也拿你没有办法。这就都出来了。



图片


图片

在古代时,有一位出家人自以为开悟了,到各大丛林、各大善知识面前去检验。走过一个又一个门,都觉得:我没问题,机锋、话语都对得上。结果碰到一位老禅师,一句话就把他问住了。他就住下来亲近他,向他学习。一住好多年过去,有一天,这位出家人忽然觉悟到了。他为大家讲述觉悟的感受,其中有一句话就说:“雨打房顶,德、德、德。”



图片
图片


 

很多人最初悟的禅是偏空的,也叫“乾慧”,这是分别意识对道的理解,还没有踏到实相中去。而一旦踏入实相,一切法就都能转为妙用,哪怕雨打房顶的声音,也都会变成文殊菩萨的“德、德、德、德、德”,变成五分法身德。这位出家人就觉悟到了这个道理,得到了方丈和尚的印可。


图片

一个人会修行,听到雨声就马上归入清净的本性,归入文殊菩萨的刹土。文殊刹土在智慧里,它与五台山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文殊菩萨安住在智慧体中,既是智慧的人格化,也就是智慧体。

 

所以五台山有文殊菩萨,难道别的地方就没有吗?都有的,世界各地都有文殊菩萨。甚至不仅仅在地球上,哪怕在月亮上、别的星球上,只要讲智慧、讲觉悟,都是文殊菩萨的世界。所以文殊菩萨过去是龙种上尊王佛,现在是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是普见如来,一切诸佛的净土合在一起,变成文殊菩萨的世界。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厚重财富
· 佛法不是锦上添花
·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福报不够呢?
· 彰显生命里的美好特质
· 这些大修行人,都是“良医”
· 福城文殊寺的文冠花开了
· 生命的厚重就是这样长养出来的
· 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就“度一切苦厄”?
· 最香醇的生命,要在苦难中历练
· 一辈子修行的好时机
· 佛法说了不算,亲身体验了才算
· 看看自己,心灵有没有在状态,是不是很诚心?
· 为送你这个礼物,佛积累了无边资粮
· 他是一座桥,在你与佛之间
· 菩提心的功德力,可以让天地和顺
· 靠什么穿越中阴“险峡”?
· 学佛之后,第一个当务之急是 ......
· 这份痛出血的感情,你感受到了吗?
· 这样修行,才是“走捷径”
· 法身慧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