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如来圣诞 | 这一次,祂化为“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2024-07-15 06:35:10 发布: 人气:1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维摩诘大士圣诞

图片

第一

居士

图片

农历六月初十

东方无垢妙喜世界

金粟如来圣诞


金粟如来的名号,很多人未曾听说过。但若说起《维摩诘经》,你一定不会陌生。维摩诘是佛世之时著名的在家居士,本地不可思议,过去久远劫前早已成佛,号金粟如来。


维摩诘,梵文Vimaiakirti,意译为净名、无垢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净名玄论卷二》云:“复有人释云:‘净名、文殊皆往古如来,现为菩萨。如首楞严云:文殊为龙种尊佛;发迹经云:净名即金粟如来。’”

图片



『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图片
图片
图片

《维摩诘相》(宋·李公麟·绢本)



维摩诘大士是佛陀时代毗舍离城的长者。他家有妻儿,享尽世间富贵,却持身严谨、乐善好施、具清净戒,并精进修行,善说佛法,深得世尊的敬重。


他精通大乘教义,修为高远,“虽出家弟子犹有不能及者”。他曾于过去劫中承事供养无量诸佛,深闻法要,契入不二法门,并通过虔诚修行,无所住着,终得成就圣果。


图片

《维摩说法图轴》(明·唐寅)



大士身为白衣而具沙门的威仪功德,他游戏神通,具足方便,穿梭于各个阶层、各种场合化导众生,甚至出入声色场所,在酒肆、市衢、淫舍说法度众,令其建立正念正知,以智慧卓越、辩才无碍的神通,协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


大士的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


佛陀曾至毗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众多菩萨、声闻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


普现色身菩萨曾问过维摩诘大士:“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等眷属,还有部属和朋友,这不是很累赘吗?”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


大士回答:“我母为智慧,我父度众生,我妻是从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就连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也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


这一问答,值得我们去深入探寻。所以《维摩诘经》中描述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这种不可思议的宿世妙缘是佛化家庭的最早典范,维摩大士则堪称是“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图片



文殊问疾,大士除疑

图片
图片

维摩诘大士智慧通达,辩才无碍,被赞叹为“唯除如来,未有声闻及余菩萨而能制此大士慧辩”,善于因材、因机施教,利用各种机会随时随地敷演佛法。


图片


《大唐西域记》载:“吠舍离国(中印度境内),伽蓝东北三里有窣堵波,是毗摩罗诘故宅基趾,多有灵异。去此不远有一神舍,其状垒砖,传云积石,即无垢称长者现疾说法之处。”


这里的“现疾说法之处”是指佛在世时,有一次维摩诘居士称病在家,佛陀特地派了“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和众大弟子前去探病。大士与文殊菩萨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互显大乘“不二法门”之玄机,妙语连珠,默如惊雷,使同去探访的菩萨、声闻大为震撼,深受法益。《维摩诘经》,就主要记载了这一过程。


图片


《维摩诘经》旨在宣扬大乘般若空观,其所代表的精神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本位而解脱成佛的方便法门。其中提出的“不二法门”见地,消解一切矛盾,泯灭一切对立,主要表现在心净佛土净、在欲而行禅、处尘而不染、无住而生心等方面。


僧肇大师云:“此经所明,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济蒙惑则以慈悲为用,语宗极则以不二法门。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


本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后,即在我国盛行,成为佛弟子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

图片



《维摩诘经》经典经句: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图片



维摩诘经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法堂壁画



《维摩诘经变》是敦煌绘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是莫高窟中较重要的经变图,保存下来的有30多壁,都是根据《维摩诘经》而画。

图片

莫高窟第103窟-东壁-《维摩诘经变图》

图片

莫高窟第103窟-东壁南侧-《维摩诘经变图》局部



唐代的《维摩诘经变》壁画,多以《问疾》为表现中心,围绕“问疾”而概括其他诸品的相关内容,使画面人物众多、情节丰富,构图饱满。其中最生动传神、最具代表性的一幅,就是盛唐时期的第103窟《维摩诘经变》壁画。


这幅画以线描为主,局部赋色。画中的维摩诘舒散自如,安详自信,呈现一种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的情态,形象表现得相当含蓄,又显出一种奔放之气。


道宣律师《维摩诘赞》云:


维摩体神性,陵化昭机庭。

无可无不可,流浪入形名。

民动则我疾,人恬我气平。

恬动岂形影,形影应机情。

玄韵乘十哲,颉颃傲四英。

忘期遇濡首,亹亹赞死生。


图片


“东土维摩”庞大士

图片
图片

据《六祖坛经·付嘱品第十》记载,六祖大师圆寂前一个月,曾对座下徒众说:“我圆寂后七十年,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是出家菩萨,一是在家菩萨,同时兴化。”六祖所说的出家菩萨,即是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而在家菩萨,就是指素有“东土维摩”之称的庞蕴大士。

图片

丹霞访庞居士(庞蕴)图(宋·李公麟)



庞蕴,字道玄,湖南衡阳人,唐代著名的在家禅师。悟境甚高,世称“庞居士”、“庞翁”、“襄阳庞大士”,被誉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后“白衣居士第一人”。


大士少悟尘劳,志求出世。初参石头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石头忙用手捂住他的口,庞蕴豁然省悟。后来,又以此问题参礼马祖道一禅师,马祖答:“等你一口吸尽西江水,我就给你说。”庞蕴当下领悟,悟明心地,彻明真空之理。


庞居士一家四口,庞公、庞婆,还有一双儿女,皆是彻悟大道的人。


庞蕴将迁化之际,要女儿灵照到门外看时日早晚,灵照返回屋内答:“已经日正当中,而且还是日蚀呢!”庞蕴才踏出门外观看日蚀景象,灵照即已登上其父座椅,合掌坐化。


待庞蕴入室后,知道上了女儿的当,便笑道:“我女机锋快捷。”于是缓七天入寂。襄州州牧于公前来探病,庞翁告诉他:“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无。好住,世间皆如影响。”言罢,头枕于公膝上化去。


庞婆得知庞蕴与灵照都已迁化,叹息道:“这痴女和无知老汉竟然不告而别,何其忍心啊!”忙将这消息告诉儿子。在田间耕作的儿子听了,拄着锄头,立化而去。


庞婆说:“这孩子,太快了。”不久,遍访乡邻,告别归隐,自此之后,不知所终。有偈曰:“坐卧立化未为奇,不及庞婆撒手归;双手拨开无缝石,不留踪迹与人知。”


庞居士一家入灭的故事在佛教界广为传颂。坐脱立化、生死自在,在历代佛教高僧记载中较为多见,但庞蕴一家,以居士身份,如此洒脱谢世,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为千古佳话。

图片

印光大师曾说:“世间眷属各有因缘,菩萨乘愿,众生随业,善恶各以类聚,种性了无或爽,孝经所谓欲知其父视其子,易传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以故西天维摩诘,此土傅大士、庞居士,全家皆悉彻悟自性,亲证无生,去来自在,得大解脱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农历六月初十,恭迎金粟如来圣诞!
· 缅怀乘清长老圆寂两周年|百岁人生,留极迹在人间
· 玄奘大师传24|生命大宝
· 农历六月初六 || 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 圆寂纪念日
· 绍云长老圆寂两周年纪念|用功办道,要生死心恳切
· 农历六月初六 | 当代宗门砥柱绍云长老圆寂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23|僧称法师
· 恭迎佛陀初转法轮日|此后,世间有了佛陀的法音宣流
· 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祂执杵降魔,专为修行人遣除障碍!
· 恭迎韦驮菩萨圣诞 || 想修行顺利?祈求韦驮菩萨!
· 恭迎韦陀菩萨圣诞 | 衪是佛弟子特别感恩的一位菩萨
· 恭迎韦驮菩萨圣诞〡祂执杵降魔,专为修行人谴除违缘
· 韦驮菩萨圣诞|修行没安全感?找祂就对了!
· 玄奘大师传22|初入罽宾
· 谛闲长老圆寂纪念日
· 教观双阐 净土抱朴 | 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法师纪念日
· 缁门麟凤,台宗泰斗〡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长老圆寂纪念
· 台宗泰斗〡天台宗四十三祖谛闲长老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21|朝拜圣迹
· 玄奘大师传20|礼拜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