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三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韦驮天将,愿力护佑,
金刚宝杵镇魔军;
威力昭彰,摧邪扶正,
华藏三洲同感应;
童真入道,内蕴菩提,
安邦护国度群情;
神通广大,护法卫僧,
伽蓝四众共沾恩。
▲古文殊寺天王殿韦驮菩萨像
韦驮菩萨,梵文Skanda,又称塞建驮天、私建驮天、建驮天和韦驮天。在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像一般供奉在寺院的天王殿内,面朝大殿,背对弥勒菩萨,守护伽蓝道场。
韦驮菩萨往昔因地为太子时,曾在如来处发愿,成佛前常为密迹金刚力士,于诸世尊般涅槃后护持正法,令不断绝,于世界中,燃正法灯。以其本愿故,菩萨示现金刚力士相,护持前千尊佛陀的教法,并蒙佛授记未来世愿满当成正等觉,号楼至如来。
韦驮菩萨历劫护持佛法不辍,哪里有佛法,便到哪里护持。娑婆世界四大部洲中,北俱芦洲太过于安逸快乐,人们不思佛法,因此他便不去。所以,韦驮菩萨头上悬的牌匾往往写着“三洲感应”。
▲古文殊寺楼至佛像
《悲华经》记载,过去劫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千子学佛后各个发愿。韦驮菩萨当时为法意太子,他听了九百九十九位兄长的发愿后就说:"你们修行成道,弘扬佛法的时候我做护法护持你们,等你们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一个成佛。"
后来千子成为贤劫千佛,释迦牟尼佛为第四尊,韦驮菩萨为最后一尊,名为楼至佛。
▲古文殊寺天王殿韦驮菩萨像
五浊恶世,韦驮菩萨因念众生正眼未明,不辨法门正邪,妄受无量诸苦,遂发愿于千佛出世之时拥护正法,令贤劫诸佛教法下的所有破戒、轻慢、谤法者,皆得于其教法中解脱轮回、趣入涅槃。即使自己入灭,也将令齿骨及舍利化为无量众宝,继续化度有情。
《悲华经》中记载了
韦驮菩萨得佛授记时所发之宏愿: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第二愿:护持正法愿
第三愿:末法燃灯愿
第四愿:劫难度众愿
第五愿:末后成佛愿
第六愿:无别千佛愿
第七愿:调伏余众愿
第八愿:化佛教化愿
第九愿:摩尼宝珠愿
第十愿:作大医王愿
韦驮菩萨内怀菩萨宏愿,外现天将之身,摧邪显正,拯拔群迷,正是菩萨道护法精神的真实写照。一十七世为真童身,誓愿“佛佛出世,拥护佛法”,修成一百七十世庄严宝杵,报得金刚不坏身;宝华琉璃佛会上受佛付嘱,现天神身,护法卫僧,圆成无上之佛道。菩萨亿万劫不忘从前之愿力,其度生之勇毅,巍巍盛德,垂范后昆。
关于菩萨显化的故事有很多,最被后人津津乐道的还属韦驮菩萨与高峰禅师的故事。
高峰原妙禅师(公元1238-1295年),是临济宗雪岩祖钦禅师最著名的弟子之一。苏州吴江人,十五岁出家,十七岁受具足戒,先学天台教义,二十岁到杭州净慈寺拜谒断桥妙伦禅师,立死限三年,勤苦修道。后参叩雪岩祖钦,终获法意。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高峰禅师来到天目山西峰,于师子岩修葺茅棚居住。
高峰禅师当初每一坐禅就打盹,昏沉特别重。禅师为了对治自己的昏沉,故意在一个高数十丈的悬崖上打坐,如果昏沉来了,一不小心栽下去就会粉身碎骨。
可是习气难改,才打坐不到几分钟就瞌睡起来,一个筋斗栽下悬崖。但在半空中,突然有一股力量将他救了上来。禅师觉得奇怪,就问:“是什么人来救我?”只听到空中传来一个声音:“护法韦驮。”
听到这句话,高峰原妙禅师心里想,自己修行实在是了不得,竟能感得韦驮菩萨来护法,于是问韦驮菩萨:“世界上像我这么精进用功的人有几个?”韦驮菩萨回答:“像你这样修行,没有功夫,只会打瞌睡,还自以为了不得,如恒河沙一样多。从今以后,五百世我不再护你的法。”
禅师听到韦驮菩萨五百世不来护法,心里真是难过。但是回头一想:修行是自己的事,菩萨护不护法与自己何干?菩萨不来护法,自己还是要修行;即使菩萨来护法,修行还是要靠自己成就。菩萨不来护法,也是因为自己骄慢、懈怠,是自己不对。于是生起大惭愧心,更发愿要不惜生命地修行,唯有成道,才能广度众生。
高峰原妙禅师又开始打坐用功,日子久了,瞌睡的习气又来了,结果一个筋斗又栽了下去,禅师心想,这回绝对死定了。可快到地面时,又有一股力量将他救起。禅师惊讶地问:“是谁救我?”“我是韦驮。”“您老人家不是说五百世不来护我的法吗?”菩萨答道:“因为你有知惭、知愧的这念心,同时又不顾性命勤奋修行。上求佛道的这念心已经超越五百世了,所以我来护你的法。”
韦驮菩萨为修行人化解障碍,
令其安心修道,真实不虚。
汉传佛教每日课诵中
也千古传诵着
菩萨深切的悲心与弘深的誓愿:
韦驮天将,菩萨化身,
拥护佛法誓弘深。
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
祈祷副群心。
韦驮菩萨
发愿护持佛法和学习佛法的人,
礼拜供养,一瞻一礼,
都将得到无量利益。
只要我们一心如法修行,
就会感得韦驮菩萨护持。
同样的,
我们修行能够顺利无碍,
甚至有所成就,
也都要感恩韦驮菩萨
及其他诸天的默默守护。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