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普天之下,大莫大于生死一关。故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凡是有情,俱所不免。
若欲破此一大关键,非勇力修行不可;欲勇力修行,非放下尘缘不可;欲放下尘缘,非达见闻如幻翳、世界若空花不可;欲达幻翳空花,非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可;欲悟唯心唯识,非研究佛经不可。
读佛经,然后方知唯心唯识;知唯识唯心,然后方达空花幻翳;达空花幻翳,然后始肯放下尘缘;肯放下缘尘,然后始能勇力修行;能勇力修行,然后可以了得大事;了此一件大事,然后可称雄猛丈夫也。
——谛闲长老
谛闲法师(公元1858-1932年),民国高僧,近代天台宗泰斗。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
01.法师生平
法师生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俗姓朱,浙江黄岩人。九岁入私塾,资赋优越、乐学不倦。
十六岁,遵母命至舅父中药店当学徒,渐通医术。某日,一壮年病患求诊,彼平素身强体健,竟以微疾而卒。师由是感悟“药但能医病,不能医命”之理,慨然有出尘想。
1875年,十八岁,随俗成家立业,于黄岩城北门开设中药店,兼理方脉。尔后两年内,妻死子亡、慈母亦逝,师益发警觉人命无常,乃遁入临海县白云山,依成道和尚剃度出家,时年二十。
1881年,廿四岁,于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圆戒后,留寺勤修禅观,入冬连打十个禅七。禅七期间,曾在某日午后趺坐,方闻止静板声刚过,顿觉“身心脱落、依正俱空,只一剎那间,即闻开静之声”,功夫从此日有进展。
法师出家后,冬参夏学,精勤不懈。二十六岁至平湖福臻寺敏曦老和尚座下听讲《法华》,理解渐开。奉命充为侍者,潜究经典,颇有领会。年二十七,至上海龙华寺,听晓柔法师讲《法华经》,翌年又听大海法师讲《楞严经》,兼讲偏座。
1885年,廿八岁,于杭州六通寺开大座,宣讲《法华经》。一日讲至《舍利弗授记品》时,于座上寂然入定。出定后,“辩才无碍,答难析疑如瓶泻千里、云叠万重,卷舒自在、莫之能御”。法师毕生说法利生,亦肇始于此。
法师以代佛宏扬正法为己任,深恐定少慧多于道有碍,乃于是年讲毕《法华经》后,回国清寺掩关,潜心修持。
翌年,奉龙华寺方丈、天台宗四十二代祖迹端融祖命,出关襄助。师到龙华寺后,一面管理寺务,一面在寺中听经。
1886年,由融祖付法为传持天台教观四十三世祖。
1889年,三十二岁,在龙华寺宣讲《法华》,后至金山江天寺参禅两年,历任知客等职,福慧双修、动静调柔,道行转转增胜、不能自已。
后至宁波慈溪芦山圣果寺掩关,专修天台教观。并应金山同参道友要求,于关中讲《法华经》。
1893年,三十六岁,至龙华寺讲《楞严》,听者日计两千余人。《楞严经序》为天如禅师所撰,文义幽微,为方便初学者了知“楞严”奥理,提纲挈领、剖析玄微,遂著《楞严指味疏》。
法师悲心恳切,此后七年之中,讲经说法、注疏论著,席不暇暖、法化无疆。先后应各方信众的邀请,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讲经说法,座无虚席,《法华》、《楞严》、《教观》、《梵网》无所不讲,法缘殊胜,时人叹未曾有。
1900年,于温州头陀寺闭关三年,“教观并进,定慧双融;晓夜淬砺,唯勤唯精”。
1903年,四十六岁,首任永嘉头陀寺住持。自此,历任绍兴戒珠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寺、天台山万年寺住持。
1908年,佛教学堂“只洹精舍”于南京创办,法师应请担任学监。时学生中,出家缁众有太虚、仁山、智光、开悟、惠敏等人。
1912年,驻锡上海留云寺,组织“佛学研究社”,自任主讲,先后讲《圆觉经》、《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等。
1913年,五十六岁,住持宁波观宗寺,重修大殿、天王殿、禅堂、藏经阁等,重订规约,以三观为宗,说法为用,改观宗寺名为“观宗讲寺”;成立“观宗学社”,自任主讲,专攻天台教观。
是时学社入学僧侣,有仁山、妙柔、倓虚、静权、宝静、妙真、可端、常惺、显荫、持松等,后来这些人分灯于大江南北,各为天台重要法匠。
1915年,振锡北上,开演《楞严》,“自名公巨卿、各国公使、蒙藏喇嘛,以及都人善信,莫不欢跃赴会,争先恐后,无虑数十万指”,盛况可见。1918年,再到京中讲《圆觉经》,由蒋维乔、黄少希从旁记录,讲经历两月始毕,成《圆觉经讲义》数十万言。
1928年,改观宗学社为弘法研究班,培养大批佛学人才。同时,发行《弘法》月刊,对于天台宗义学的弘扬贡献殊大。
1929年,七十二岁,应弟子倓虚法师之请,远赴哈尔滨极乐寺传戒。传比丘戒时,法师自下午四时升座,直至翌日上午十时圆满,经过十八个小时,始终端然不动,见者无不肃然起敬。定功之深厚,可窥知一斑。
1931年春,应上海玉佛寺的礼请,开讲《楞严经》。自春至夏,历时四阅月讲毕,其间从未请人代座,每次登座二、三小时,从无倦态。复应无锡居士之请,讲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法师回观宗寺后,自知尘缘将尽,将观宗寺寺务付托弟子宝静法师,并为其传法授记,为天台宗四十四代祖。
1932年7月2日(农历5月29日)午前,法师忽向西合掌,沉默良久云:“佛来接引”;旋唤侍者用香汤沐浴更衣,写偈云:“我经念佛,净土现前。真实受用,愿各勉旃!”后在大众念佛声中含笑坐化。面作金色,光洁莹净。顶中暖气如火,经久不散。
02.门下弟子
法师传教四十余年,弘法足迹遍布天下。门下弟子众多,著名的有宝静、常惺、倓虚、妙真、显荫、持松等。在家弟子十余万人,遍及各地,著名的有蒋维乔、徐蔚如等人。
03.主要著作
著有《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图觉经讲义》二卷、《金刚经新疏》一卷、《普贤行愿品辑要疏》一卷、《观经疏钞演义》一卷、《始终心要解》一卷、《观世音普门品讲义》一卷、《二玄略本》一卷、《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一卷、《水忏申义疏》一卷、《八识规矩讲义》一卷等。后由门人倓虚、叶恭绰、蒋维乔等汇编成《谛闲大师遗集》共十三种十册印行,生平事迹见宝静《谛公老法师别传》、《谛公老法师年谱》、蒋维乔《谛闲大师碑铭》等。
赞曰
药难医命 顿悟无常
参禅打坐 露出堂堂
轻安正受 海印发光
法华三车 运转周详
或说偈曰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宣公上人作
智者天台有传人 光大宗乘立功勋
放下财色名食睡 提起信进念慧根
桃李门人满天下 莲邦学者徧剎尘
各自勉旃修净土 同觐弥陀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