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叙玄奘大师生平事迹最早、最详细的传记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个人传记。
前五卷述大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大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
第二卷记述了大师从高昌西行,至阿耆尼等国,越葱岭到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过千泉、笯赤建等国,度大雪山过梵衍那、迦毕试国进入印度,经北印度滥波、那揭罗喝,健陀罗、乌仗迦那、呾叉始罗、迦湿弥罗诸国。又西南行经中印度波理夜呾罗、秣兔罗诸国,到达羯若鞠阇国的情形。
第二卷
23 僧称法师
译文:
玄奘大师随国舅参访了一百多所寺院后已接近王城,距离大约还有一天的路程,到达达摩舍罗(汉译“福舍”)。福舍是国王下令设立的,用来招待行人,并接济穷人的地方。
国王率领臣吏及城内的僧侣前往福舍迎接,随从仪仗有一千多人,沿途都是幢幡宝盖,香烟缭绕,鲜花满地。
到达福舍后和玄奘大师相见,先虔诚礼赞,又亲自以鲜花供养玄奘大师,再请玄奘大师乘坐大象入城,送到阇耶因陀罗寺安歇(这寺为国舅所建)。
第二天,国王迎请玄奘大师入宫供养,并请大德僧称法师等数十人作陪。用餐完毕后,国王请玄奘大师开讲,并请玄奘大师与众僧论辩。只见玄奘大师酬答自如,国王在一边听后,非常高兴。又因为玄奘大师远来求法,无书可读,于是便派了二十个人为玄奘大师抄写经、论。另外又派了五个人侍候玄奘大师,所需财物,都由官府供给。
僧称法师是一位高行之人。他戒行淳厚清白,知识深广,多闻总持,才智卓越,精神矍铄,而且生性爱贤重士,他看重玄奘大师德行,把他当做上宾看待。
玄奘大师虚心请教,请他讲授各种佛经。虽然这位僧称法师年逾七十,气力已衰,但庆幸遇上玄奘大师这样的佛门神器,就亲自勉力传授。每天上午讲《俱舍论》,下午讲《顺正理论》,晚上讲《因明论》《声明论》。谆谆讲授,诲人不倦。
这时境内学者听说王城大开道场,都来参加法会。玄奘大师格外用心听讲,完全领悟,深入钻研,穷尽奥秘。
僧称法师非常欢喜,叹赏不已,对众人说道:“这支那僧人智力卓绝,这里僧众之中没有人能超过他,以他的智慧通达和高尚德行,足以继承无著、世亲兄弟的事业,遗憾的是他生在远方国家,没能早点儿亲近圣贤的遗芳啊!”
此时,大众中有大乘学僧毗戍陀僧诃(汉译“净师子”)、辰那饭茶(汉译“最胜亲”);萨婆多部学僧苏伽蜜多罗(汉译“如来友”)、婆苏蜜多罗(汉译“世友”);僧祇部学僧苏利耶提婆(汉译“日天”)、辰那呾逻多(汉译“最胜救”)等多人,都是来这里留学已久、道业坚贞、多才善解的优秀僧徒,虽然比不上僧称,却远超过众人。
他们听到僧称长老对玄奘大师的这般称扬,心里很不服气,纷纷向玄奘大师诘难。只见玄奘大师气定神闲,舌战群僧,酬对应答无一不恰到好处,毫无凝滞,使得诸僧全部心悦诚服。
据说迦湿弥罗国原是龙潭,佛涅槃后第五十年,阿难的弟子末田底迦阿罗汉,教化龙王弃舍此潭,改建为五百所寺院,召请各方贤圣来住,受龙王的供养。
其后至健驮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迦腻色迦王时,约在如来灭后第四百年,胁尊者召集诸圣贤众四百九十九人,都是内通三藏,外达五明的人,连同胁尊者在内共五百名贤圣,在此结集三藏。
先造十万颂《邬波第铄论》,释《素呾缆藏》(经藏);
次造十万颂《毗柰耶毗婆沙论》,释《毗柰耶藏》(律藏);
次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释《阿毗达磨藏》(论藏)。
总共三十万颂,九十六万言。
迦腻色迦王以赤铜铸成金属薄片,在上面镂刻论文,再用石函封缄,建造大佛塔,珍藏在其中,命药叉神守护。佛法奥义重新申明,依赖众圣贤结集之力絺。
玄奘大师在此处停留二年,学诸经论,朝礼圣迹完毕后,才告辞离开此国。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