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农历七月,佛教称为“地藏月”。
我们一起发广大菩提心
念诵《地藏经》、学习《地藏经》,
以此回报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的恩德。
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在佛教里,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愿力的体现,代表无处不在的法身大士,如同大地一样安稳不动。
地藏菩萨是与中国人有特殊缘份的四大菩萨之一。九华山,是被喻为地藏菩萨化身的韩国太子金乔觉修行成就之地。2014年4月,受九华山佛教协会之邀,传喜法师于九华山宏愿堂举行了七天讲经法会,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八百余信众踊跃欢喜听经闻法。
这是首次有法师在九华山完整地讲解《地藏经》。法会上,法师详细讲解了地藏菩萨的本愿、本行和大功德力,并深发慈心大愿,苦口婆心,引导大众了达“本然净心地”,策励大众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法会期间,信众倍受感动于地藏菩萨累劫勤苦度脱众生,同时感动于法师不辞劳苦,悲心泣血,而竭力化导之举。法会净化身心、转烦化恼之效力,在场听众身心感受,冷暖自知,在此不一一赘述。
《地藏经》讲记连载十五
传喜法师讲释
我们前面讲到婆罗门女对觉华定如来“瞻礼尊容,倍生敬仰”。虽然是“广设方便,劝诱其母”,哪怕“令生正见”,其母“未全生信”,种种的,乃至她“常轻三宝”。如果我们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呢?他虽然不信三宝,但爱我们的心是一刻也不会停的,是我们世间最有恩的人。我们做为子女也是出于报父母恩的心,所以才跟他讲三宝,度父母能信佛。
我刚出家不久,我师父有时候就会问我:“你有跟家里写信吗?”我说有的。师父就说:“要写信啊,要劝爸爸妈妈信佛、吃素啊。”我在家做居士的时候,就已经带我妈妈皈依了,所以我出家是我妈妈送我到庙里的,我师父很高兴。
后来我爸爸临终前我赶到家里,陪伴着他,第二天早上拉着爸爸的手给他送的往生。这一点我很安慰,虽然我出家了,最后我还送到我爸爸,我们全家人都吃素、念佛,所有的人都跟我们吃豆腐羹饭,给他到处做佛事超度,一直很如法地做完后事。
为父母亲广修供养、大做功德,这就是缘起法。但是我们有多少人能做到像婆罗门女这样啊?不单单是身外之物了,所以叫“倍生敬仰”,后面佛陀跟她讲话讲的也是,“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也就是说,婆罗门女对于母亲的那种孝心不是一般人能及的,叫“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所以她才能够听到佛陀讲话。
我们众生是有分别心的,我们又要想了:佛陀不是说众生平等吗?为什么一个对妈妈孝心重的人佛陀就跟她讲话,孝心不够的人佛陀为什么不跟他讲话呢?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孝心越大,消业障越多。
佛门里有这样一则公案,无著菩萨为了求见弥勒菩萨,在鸡足山苦修了十二年,其间三次想要下山,都被弥勒菩萨的示现所点化,又回山修行。最后是依大慈心才看到了一条癞皮狗,身体烂掉了流脓,脓里面还长蛆。我们听到都恶心,但无著菩萨看到后,怕这狗会痛,就用舌头把狗身上的脓给它舔掉。
当他闭着眼睛伸着舌头舔下去时却感受到了清凉,睁开眼睛一看:亮晶晶的弥勒佛坐在面前呢!无著菩萨就因了这样一个动作,感得弥勒佛现前。祂当下痛哭流涕,像失散的小孩子看到妈妈一样,悲从中来:“弥勒菩萨,您为什么今天才见我?”弥勒菩萨说:“我天天都在你身边,从你想见我的那一刻起,我就在你身边。不是我不在,而是你业障重,看不到我。不信你看,我身上都是你吐的痰。”这也是为什么佛教的出家人不敢随地吐痰的原因。随地吐痰,你吐到菩萨身上都不知道,所以吐的时候都是拿一块布包起来,然后洗掉。
然后无著菩萨问道,那我为什么今天才见到您呢?弥勒菩萨说:“因为你这十年的修行,才消掉一点业障,看到我才只是一只癞皮老母狗的样子。由于你看到这只癞皮狗生起了悲心,为了给它除苦,放下了自己,你这样给它舔的时候,消除了无量的业障,才看到我的真身啊!”
弥勒菩萨说,你不相信我的话,我坐在你的肩上,你扛着我到街上,试试看有多少人看得到我。
于是弥勒菩萨坐在无著菩萨的肩上,来到大集市里,无著菩萨一一问路人,能看到我肩上抬的是谁吗?结果一个一个问过去,整条大街成千上万的人,没有人看得到。最后,他问到一位流浪的老奶奶乞丐,衣不遮体、头发蓬乱、脸上脏得不得了。没想到这位老奶奶抬着昏花的眼睛一看,说哎呀,你这个人奇怪,你肩上背了个癞皮狗干嘛?
这个故事的内涵非常深奥,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整条街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他们都看不到,最后为什么一位流浪的老太太能看到弥勒佛?
佛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其中见浊,就是指我们知见的错误。佛教就是智慧的教育、觉悟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本来我们都是有佛性、有善根的,却慢慢地被磨灭掉了。所以,不是佛有分别心,佛是平等的,是我们业障重,看不到佛。
婆罗门女能这样为了报母亲的恩,对母亲尽孝,进行大布施、大供养,求三宝,业障消除了,就听到佛的声音了。
“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肢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
婆罗门女听到了佛陀跟她讲话之后比之前更加精进。前面还是外在的财供养布施,听到佛陀的声音之后“举身自扑,肢节皆损”。这时候身体都不顾了,命都不顾了。也就是说,我们修行要这么精进:先是破悭贪,舍外财,见到佛、知道真理之后,为了真理宁舍生命,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这种精神。
婆罗门女本身就是菩萨,她生到一个有邪知邪见的家庭度化爸爸妈妈,这是她的愿力。前面这一尊佛——“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代表她最初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勇猛精进地行菩萨道,示现了入这些邪见的众生之中,跟他们建立最亲密的感情,然后不惜舍身命去度化他们。
自古以来佛教的成就者都是这样勇猛精进行菩萨道的,我们看九华山的每一尊肉身菩萨的传记,他们都是为了修行,为了众生,不计自己的身命。
曾经在一个法会上,有一位信众请问主法的大法师:“请告诉我一个最快能够修行成就的方法。”这位大法师听之后合起掌,先是流泪,既而是身体匍匐在法座上痛哭流涕,后来他说:“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那些修行者,没有任何一位是很轻松获得成就的。”
像我们的六祖慧能大师,没出家前从广东到蕲州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求法,师父让他舂米去,他身体矮小,踩不动舂米的石头,就找了一块石头绑在腰上,舂米八个月把那块石头磨得光溜溜的,这个绑腰石到现在还保存着。所以慧能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五祖就把衣钵传给他了。为了舂米都能够忘躯,何况为法啊!六祖大师就是这样地精进弘法。
我们汉传佛教东土第二祖慧可大师也是这样,达摩祖师东来传法,与梁武帝机缘不契,于是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九年。慧可大师得知之后隧去求法,祖师问道:“汝久立雪中,有何所求?”神光垂泪:“唯愿和尚慈悲,为我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祖师回言:“诸佛无上之妙道,于长劫中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岂可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而希求无上乘?此唯徒劳而已。”
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真理?《地藏经》里后面讲到我们的业障,“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障是需要自己消的,或者像婆罗门女那样替父母消业障。实际上,这里也包含了佛教里行菩萨道的重要修法,叫“自他相换法”,就是众生所造的恶我来承受,我造的所有善回向给众生,佛菩萨来到我们这个世界,基本上都是修这个法的。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经一日一夜。”
这个“但早返舍”,“舍”,从俗谛上来说赶快回家,回到你的房子里。从修行的角度上说,赶快回光返照,回光返照之后安住自性,安住自性之后,以大孝心、感恩心、念母的心来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我们中国的法器叫如意,回头就是如意,叫回头如意,“但早返舍”就是指这个意思。
我们这个自性里纯然的心地都是清净的,不能让它空荡荡的,要以我们的孝心、悲心这种最美的情感充满其中,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念佛。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是菩萨菩提心修法里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说,俗谛的菩提心生起之后,“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是指发起菩提心,婆罗门女就是进入菩提心的第二个层次,叫愿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要以何为载体?就是知母恩、念母恩和报母恩始终贯穿其中。
这三种心具足了之后,比如打坐静下来回光返照之后,先忆念妈妈的恩德,然后生起慈心去思维怎么报答妈妈的恩,再放大去观想天下一切众生皆像我的爸爸妈妈一样对我有恩德,乃至无量劫来我的爸爸妈妈都是那样对我具足了恩德。这样生起不忍众生苦,要给众生乐的慈心、悲心,这就是菩提心的内涵。
从俗谛的菩提心,最后现前胜义谛的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就是十方诸佛都能见到了,像婆罗门女就是在这个菩提心修行过程中,听到佛的讲话了。
《地藏经》讲记·连载十五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