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讲记(十八) | 佛陀是我们永恒的守护者

2024-08-23 21:30: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农历七月,佛教称为“地藏月”。

我们一起发广大菩提心

念诵《地藏经》、学习《地藏经》,

以此回报历代祖先、历生父母的恩德。







安忍不动如大地

静虑深密如秘藏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在佛教里,地藏菩萨是一切诸佛愿力的体现,代表无处不在的法身大士,如同大地一样安稳不动。


地藏菩萨是与中国人有特殊缘份的四大菩萨之一。九华山,是被喻为地藏菩萨化身的韩国太子金乔觉修行成就之地。2014年4月,受九华山佛教协会之邀,传喜法师于九华山宏愿堂举行了七天讲经法会,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八百余信众踊跃欢喜听经闻法。


这是首次有法师在九华山完整地讲解《地藏经》。法会上,法师详细讲解了地藏菩萨的本愿、本行和大功德力,并深发慈心大愿,苦口婆心,引导大众了达“本然净心地”,策励大众随学地藏菩萨发菩提心。


法会期间,信众倍受感动于地藏菩萨累劫勤苦度脱众生,同时感动于法师不辞劳苦,悲心泣血,而竭力化导之举。法会净化身心、转烦化恼之效力,在场听众身心感受,冷暖自知,在此不一一赘述。




图片

上下滑动阅读

《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地藏经》讲记连载十八

传喜法师讲释


图片







01

佛陀是我们永恒的守护者

FORIQINGLIANG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佛陀既然要示现成佛的相,就要进入八相成道的程序。降兜率、托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最后涅槃。每一尊佛降生于世,都要经过这八个阶段。


走这个程序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佛陀成道时,思惟恶世众生迷惑颠倒,难于教化,因此自己久住世间,未必有益,所以想马上入无余涅槃。大梵天王、帝释天王知道佛陀的这个想法后,赶紧来请佛转法轮:“世尊,如今法幢已立,化导群生的时机已经成熟,您应该像十方诸佛一样,为众生广说教法!”


除了大梵天王、帝释天王来请佛转法轮,魔王也恐惧了,也现身对佛陀说:“你所领悟的这些,除你之外,不会有人能懂了,你还是安住在你的大清净、大光明里,不要出来了。”佛陀就回答他:“我还没有成立教团,四众弟子犹未出现,教法还没有保存,法味还没有广施众生,我是不会入灭的。”魔王听后只能悻悻离开。


图片



到佛陀79岁的时候,魔王又来了,他说:“现在你的四众弟子也有了,教团也有了,寺院也有了,你的教法大家已经实践了,你总可以走了吧?”那个时候佛陀在讲住世的因缘,魔王拿佛没办法了。魔王就施法障住了阿难,佛陀三次暗示阿难:佛已证得四神足,能住寿一劫。连说了三遍,阿难都没有听到。没有请佛住世的缘起,三个月后,佛随即入灭,四众弟子顿时失去了依怙。


以上所说也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学佛希望自利利他,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也不应抱着这样的希望,很多的修行都要置身于逆境之中,越是逆境越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与善心,越是逆境越能勇往直前而不退缩,这样行持,肯定能成道。


所以,大乘经典里记载的是,佛陀在快入涅槃前,升天为母说法。小乘里记载的是成道七年,为母说法。不管怎么样,这也是佛陀为我们众生做一种久远的考虑了。


图片



“地藏”就是佛的心地宝藏,“本愿”就是佛陀的心愿。实际上,佛陀这个时候讲这部经真正想要表达的就是:虽然我八相成道的程序已快走完,但我并没有离开众生,无论你们身处怎样的时间与空间,都不要忘掉,我在看着你们。我将永远做你们的守护者,做你们的救护者,做你们的皈依处。


“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我们每次读到佛陀这样殷勤付嘱地藏菩萨,总会眼睛湿润。我们受的所有苦,佛菩萨都是不忍心的。


“有一众生未得度,诸佛终宵泪不干。”作为圣贤来说,都不希望我们受苦,所以才这样苦口婆心,这都是慈悲心深重啊!以前的老禅师比喻自己叫“婆心悲切”啊!像老婆婆一样,对子孙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佛的经典那么多,传到我们中国来的连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是现在中国储存的佛经已经属于全世界之最了,寺院的藏经楼都摆得满满的,这就是佛陀悲心深切、不忍众生苦的证明。




FORIQNGLIANG

图片







02

修行应当以报父母恩为基础

FORIQINGLIANG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我们每次读这里,也会深切感受到释迦牟尼佛“不忍众生苦”的强大的悲心。地藏菩萨听了释迦牟尼佛这样满含慈悲的付嘱,感动得“涕泪哀恋”,一连三遍地向世尊保证:“请世尊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我的分身遍满恒河沙世界,每一身都会广度百千万亿的众生,哪怕他们只做了一沙一尘的微小善事,我也会巧施方便,使他渐得度脱。”

 

学了《地藏经》,适合受菩萨戒,我们心里要暗暗发愿:不仅我学佛,还要把佛法的利益供养给一切如母有情。我们的发愿越诚挚、越广大,就越有力量。佛一边教我们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一边又说“不违安养,还入娑婆”,这就是表明,成佛不是为了贪图享受,而是为了将来回到浊世,更有力量广度众生,共成佛道。


图片



大家知道,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这些佛教国家,每个男性一辈子都要至少出家一次。第一次出家时年纪还很小,是为了报父母恩;第二次出家一般会在二十出头,因为那时想要成就事业,需要培植世间的福报、人天的福报;第三次出家年纪会大些,比如退休之后,这时就要寻求出离了,所以往往第三次出家后就不还俗了。当然,也有很多根利的,善根深厚的,年轻时出家就不还俗了。


他们人生的第一次出家可以报父母恩。这就可以知道,不管是大乘、小乘,贯穿一位修行者始终的,也是他修学最大的动力来源,就是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情。成圣成贤,修行都要以报父母恩为基础,所以“佛法不坏世间法”。


图片



地藏菩萨在这里,“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我们读到这里,心里也要像地藏菩萨一样发起这样的愿:佛啊!您放心,我们会把佛法传播开,会去利益所有我的如母有情,我也不忍心让如母有情受苦啊!以您的大愿力、以您的大悲心、以您的大神力,我们会让众生离苦得乐的。


我们如果也能发起这样的心,佛陀就会像称赞地藏菩萨一样称赞我们了:“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我们能生出法喜心,能发愿,并且依愿而行,事实上还是释迦牟尼佛在加持着、守护着我们。同时,佛也向我们保证着,一旦你的广愿实现,你就能即刻成就菩提。佛的慈悲是遍于一切的,沉沦的众生不放弃,觉醒的众生也不忘记。




图片





《地藏经》讲记·连载十八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地藏经》讲记(十七) | 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
· 一切佛弟子,都应该这样做|《佛说盂兰盆经》浅释(四)
· 《地藏经》讲记(十六) | 婆罗门女救慈亲(四)
· 《地藏经》讲记(十五) | 婆罗门女救慈亲(三)
· 为什么这一天,功德如此大|《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三)
· 救济父母,佛陀亲自讲了方法|《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二)
· 《地藏经》讲记(十四) | 婆罗门女救慈亲(二)
· 《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一)|尊者证得圣果后,用神通追寻母亲去处
· 救济父母,佛陀亲自讲了方法|《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二)
· 短短八百字里,佛陀再三强调了这个简单明了的救苦良方
· 《地藏经》讲记(十三) | 婆罗门女救慈亲(一)
· 盂兰盆节|如何迅速积攒福慧资粮
· 《佛说盂兰盆经》浅释(一)|尊者证得圣果后,用神通追寻母亲去处
· 地藏菩萨又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面前广行大愿
· 地藏菩萨最初就是依着“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发了菩提心
· 从心而起一念赞叹“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是要下很多功夫的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修行要次第而行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福德还是有漏的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取浊土而成佛,乃佛陀之本愿
·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 念诵《地藏经》,一切时处都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