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
校园教研活动
老师传授知识,最重要的就是传授大道的知识,因为大道之学能让我们了达天地宇宙的真相。大道是什么?它就是本体,是不二,且非二元。趣入大道的解脱,不是说“你坐到那个椅子上,你就可以解脱”,而是每个人的生命都自有那朵莲花,没有人能剥夺,你就是你自己的解脱处。
大道是超时空的,我们三维生物就称不上“大道”,因为我们被时间轴隔离,受物理空间障碍。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懵懂、无知,让我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周围环境,不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甚至不了解我们的先人,更不知道我们的明天是什么。这就需要老师来帮助我们扫除心中的黑暗,点起人间的光明,让我们突破井底之蛙的视野,拓展身心灵的边际。
这个拓展,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行为,也是一种斗争——我们最大的斗争就是跟自己的愚痴做斗争,不断挑战自己的无知,就像光明要挑战黑暗一样,渴望着超出井底之蛙的见。
壹 /
校园教研活动
为师者所肩负的责任,就好像是要在这混沌的天地间升起日月一般,要令这天得道的“一”而变得清,地得道的“一”而变得宁。作为一个“师者”,他要有怎样的胸怀和毅力,才能担此重任啊?他绝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
“教育”这两个字,我们的祖先给它下了很准确的定义:“教”就是教大道,人明白大道后,心自然会向好,就会有德,德对应于善,“育”就是要育善。这就是“德培道,道养人”。
壹 /
校园教研活动
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叫“养蒙”。“蒙以养正”,培养孩子善良的气质。一个人只要是好人,做任何行业就都不会有问题。所以老师的几个神圣的使命里,传道、解惑,最后才是授业。授业是最基本的,只是教糊口饭吃的手艺。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人,缺人的话有人去干就行了,难就难在各行各业都要是好人。
中国文化的一个理想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好人,行行都出圣贤。而当道德滑坡的时候,行行都能做出不可想象、没有底线的事。
为师者的那种坚毅,能够扫除阴霾,破除黑暗,给人类带来智慧火焰,带来光明与道德。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是这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人,各行各业也都有老师,圣贤也都在我们的身边。
——三参法师
壹 /
校园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