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2014年11月,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共同学习《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
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入普贤行愿,
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八课视频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是讲解持诵《普贤行愿品》往生净土的殊胜果报。
死亡的时候,“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世间身、财、眷属、有漏果报万般带不去,唯有依着普贤行愿甚深因积累的福德、功德,不相舍离。
这时候你身口意清净的业力、以普贤行愿功德所产生的不朽的业就会引导你,成为你去极乐世界的绿卡。这张绿卡就是这样修来的。
经者径也,经也是方法。方法教你了,你只要这样用,肯定兑现。如是因,必然如是果。这种功德力就会在生死轮回苦海的漂泊之中,承载着我们,“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成等正觉,转妙法輪。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这一段讲解往生后的殊胜果报。
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是文殊菩萨;阿弥陀佛微妙不可思议的身体,是普贤菩萨;阿弥陀佛悲悯众生、救度众生的那颗心,就是观世音菩萨。
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等觉什么意思呢?也叫金刚心。阿弥陀佛遍一切处,无来无去,这其实就是弥勒菩萨的状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也叫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到了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自然也见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一切菩萨,都能见到。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我们听闻或者信解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泛为人解说,所获得的所有功德,唯有佛陀才能现量证知。
为什么功德这么大?我们这样入到普贤行愿功德大海中,是不是入到佛海里了?这是真正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谛”是认真,诚恳如实地去奉行、受持。
“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我们入普贤行愿的时候,一念当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
“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我们学习普贤行愿的智慧,大愿大行就具足这么大的能力。我们在苦海中走,会成为众生的依怙和靠山,成为众生渡过生死苦海的舟航和桥梁。
十大愿王是因,往生极乐世界是果,因和果是相应的。这时候你真地会发现普于一切处的贤德,你会在一切处看到普贤菩萨。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