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祖先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的力量是超时空的,是可以荫庇子孙的。同样的,恶的业力也是超时空的,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中国人向来提倡“抑恶扬善”。
扬善,要有愿心,也要有福报。我们学佛,发菩提心,自利利人,将善发扬光大,这是一种承担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大家相聚在一起,就要相互珍惜,相互护念。
我一直提醒大家,学佛了要天天磕头,祈求三宝摄护自己,要把自己管住,不要损害到三宝。有了底线,你就有救。魔不可能天天看着你,你总有出逃的机会,叫“飘风无终朝”,暴风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业障也一样,只要你守住一个底线,它就会过去。
三宝是我们学佛的对境,但作为个人,我们要修到什么程度才能为三宝争光呢?其实这就像家里的小孩,想让他有朝一日光宗耀祖很难。
我们学佛了,三宝摄受了我们,我们成了三宝弟子,但我们现在想要为佛争光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是凡夫,身口意处处是业障。想有功德不容易,业障却本自带来,所以我们人,不要说成佛、成圣贤,实际上不做恶人都不容易。
所以这些话是提醒,大家听到了,懂得遮止,你的生命里就有了防护的栏杆。
我们闷着头好好修,修到哪一天从寺庙出去后,走到哪里都能为三宝争光,那作为佛弟子你就不错了。但这一天是从哪里来的?从平常的日子里慢慢去积累、去磨练,戒恶修善,然后产生善的资粮,善的相续。当你的身口意释放出正面的能量,你就有了正面的感染力,这样你才能光宗耀祖,才能上报佛恩啊!
一个受用佛法的人,如果能将每天享受到的法喜与人分享,这是功德无量的事。但不是每一个人一来就能受用佛法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的贪嗔痴的毒泡都会“咕咚咕咚”往上冒。“病去如抽丝”,建这个道场就是想让大家能在这里“剥茧抽丝”。
作为出家人,我们虽是罪业凡夫,但也搭如来三顶衣,我们的形象还是圣贤形象,同时,弘法利生,出家人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
——摘自2021年2月三参法师
于古文殊寺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