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名人录》里,有两位中国人,一位是孔子,另一位就是玄奘法师。
鲁迅先生称玄奘法师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他的求法之志行坚确,千年不磨,为后人所称仰。
玄奘大师这么伟大的一位圣者,小小年纪就能感动考官,为他破例。破例是要承担风险的,但是这位考官在承担风险时说:“这个孩子我成就他出家,他以后必然是一个影响历史的人。”
玄奘大师没有辜负这个期许。“远绍如来,近光圣法”,这句话太伟大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伟大的,走到哪里,哪里的国王都想留下他。
修行是要有一份坚持的。哪怕你的选择很对,也要很艰辛地去践行它,在艰辛之中不放弃,用艰辛来检验自己的信心。要问自己:你发的愿,你要退吗?你会退吗?
隋唐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很多经书典籍,但是玄奘法师学习的时候,还是觉得不能连贯。所以他想到印度,到佛法还没有消失的地方,到佛陀当初出生、修行、弘法的地方去学习佛法。
西行路上,每一个困难都会检验他。在沙漠里没水了,已经往后走了十余里了,想想不对:“我曾经发过愿,‘宁向西方一步死,不向东土半步生。’不能因为没水了,就回头了。”于是再折身,往沙漠深处去。
这个“东”和“西”,跟方位没有关系,这是一个选择——如果求取真理这条路是我选择的,那我宁愿死在求取真理的路上,也不愿意不求真理,守旧地、疑惑地、苟延残喘地活着。
这是菩萨强大的精神、勇猛的力量。所以发过菩提心的人才能讲“不忘初心”,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忘了我为什么发菩提心,哪怕千回百转,我也不忘掉我当初发的心。
这个时代,我们依然需要玄奘法师的修行精神,宁向佛法、向解脱而死,也不要背逆它。不要觉得他有孙悟空的帮助,《西游记》只是一场故事,任何一位成就者都是真实地修出来的。
玄奘法师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如果你找到了这一点,你才会有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们是有大道文明的,从三皇五帝以来,这个文明延续不绝,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在这片大地上最值得自豪的。除了自豪之外,我们也要选择追求大道。
弟子光等问。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院不。法师报云。得生。
——《三藏法师传》
玄奘法师圆寂时说了两个字:“得生。”他可以去兜率内院的。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学习、修行、弘扬这个教法,最后也证得了。那我们踏着他的足迹,牵上他的手,跟着他老人家走,一定是人生越来越辉煌,越来越光明,在无明黑暗的生命里点起菩提心灯。
——三参法师
0
玄奘法师具体生日史书没有记载,是后面研究的人根据陈氏后裔世代传承纪念日确定的。2008年4月15日《洛阳日报》有一篇文章这样写: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社科院东方文化研究院中心主任、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教授代表中国玄奘研究中心郑重宣布,将玄奘法师诞辰日定为公元600年的农历三月初九。
黄心川教授介绍,自唐以来,史书关于玄奘生卒时间的记载不相一致,有61岁说、63岁说、64岁说、65说、69岁说等多种说法,现根据多数学者的意见,采用生于公元600年、圆寂于公元664年的65岁说。
对于玄奘出生月日,史书多无记载。但在玄奘故里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陈氏后裔们世代传承,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九举行玄奘诞辰纪念活动。但还有一种说法,说玄奘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四。现征求部分学者意见,普遍认为在确无历史记载的情况下,陈氏后裔的传承也应是一种依据,所以采用农历三月初九为玄奘诞辰纪念日。
0
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