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
。
我们开发了智慧
改变了人生态度
人生轨迹也就随之不同了
时间轴里的内涵就不一样了
现在社会上提倡“要节约,要戒奢”,这也是我们佛家的话。佛教的修行始终贯穿着修福又惜福,以节约为美德。
我们这个寺院,就是大家省吃俭用节约出来恭敬三宝的,然后我们把这份节约、这份虔诚变成三宝的庄严。实际上,自古以来,佛教没有给社会带来压力,有的都是减压,让我们的心地平和。
一个生活很奢侈的人是不会到这里来的,有的人给自己特别舍得花钱,给别人、给佛是舍不得的,能够供养给佛的,往往都是自己节约下来的。所以,来到佛门净地,要心怀恭敬和感恩,这既是佛菩萨的福德,也是众生的虔诚所汇聚出来的,它是无价的,无法用世间的财富去计算的。
世间做什么都需要本钱,佛教修行不需要本钱的。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是珍宝,无染无垢是真常。
——(按:《五灯会元》卷九《无着文喜禅师》云此偈为杭州无着文喜禅师大中初至五台山华严寺见童子说偈。)
“面上无嗔供养具”,一个人不发脾气了,威仪好一点了,面带笑容,这就是一种供养,这就是一种美丽,这个世间因为你的微笑而变得灿烂;“口中无嗔吐妙香”,语言可以让三冬变得温暖,可以让三伏变得清凉。每个人都需要被鼓励,每个人都需要被认可,哪怕一个人长到八十岁了,或者两三岁的小孩子,也喜欢听好话,我们用优美的语言赞美别人,这就能温暖人心。
所以,我们的口就可以造善业,我们的脸就可以做功德,我们身口意改变之后,生命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的人生多美好呀!这需要本钱吗?这是一种生命的认知。开启了这种良善的认知,我们的生命就会成为天地间善的轨迹,这个善的轨迹就会充填在我们生命的时间轴里。
每个人生命的时间轴都是有限的,但里面的内涵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人生的长度是有限的,但人生的宽度是无限的。我们开发了智慧,改变了人生态度,人生轨迹也就随之不同了,时间轴里的内涵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有限的,但生命的意义是可以不同的。同样是一个凡人,皈依了三宝,身披法服,就是佛的弟子了,很多众生看你就是如来子。
有了信仰,就有了佛的知见,就会改变人生观、世界观,命运的轴线就完全不一样了,生命的宽度和内涵也不同了。所以,转凡成圣,这不需要别人决定,也不需要等到下一世,这一辈子就可以决定。“志在圣贤,则成圣贤”,佛菩萨、圣贤都是凡人修出来的。
佛法在世间给了我们什么?给了我们智慧,智慧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在证明着衪的真实不虚。我们也是自己学佛的证明者,所以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自信,对佛法充满了自信。
如果不是因为佛法,如果不是因为分享佛法、传播喜悦,大家怎么会坐在这里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会因为我们的信念而有所不同。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