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事是福,多心即祸

2022-08-25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问:“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您是如何理解的呢?


答:此偈源于《菜根谭》这本书,为明末一位隐士所著。“菜根谭”的含义,喻为咬得菜根,是人能吃千般苦,自然当得万事成。此偈全义,为“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唯苦事者,方知事少之为福;唯平心者,始之多心之为祸。”


对此偈义,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儒教的人,会理解为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事务缠身苦于心,方知少事才是福;人心静时才觉得,没事找事为祸端。道教的人,会理解为一日清闲一日福,一日无事活神仙的境界,逍遥自在是真福,俗事一件为心烦;平心静气方可道,凡心一念祸及身。



图片



佛教的人,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从佛教文化来理解,即从名相思维上,理悟到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境界,身心安稳大福报,不结俗缘结法缘;时处清净少魔扰,妄心一念业现前。另一方面从佛教义理来理解,即从修行证悟上,明了“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的境界,清心无染自来福,定境能观物外闲;明月入空白云障,法中无我业习断。


当人淡泊明志,才能志存高远;达人修养身心,才悟贤德境界。可在尘世间,物欲横流为时尚,纸醉金迷是追求;大义道德少人守,方显国学百家坛。平常人生,饮食男女,情欲欢欣,生产事业;家庭生活,平常现实,本来面目,无可厚非。可是,人须升华境界,开阔达观胸怀;弄清人生意义,才有圣教同音。依宗开导善化,文化相融传统;唯佛教法了义,直指实相真谛。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又来了一场比赛 ||《地藏菩萨传》(第7回)


你知道吗?“吉祥”是有“因”有“果”的


有没有感觉到正能量?






相关文章
· 贫穷可以买卖吗?
· 输入修行的密码
· 在《地藏经》里,祂屡次平凡的化现,是最深情的隐瞒
· 圆瑛法师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十)
· 求福报、求解脱?佛陀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
· 家庭就是道场,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
· 转凡成圣,这一辈子就可以决定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九)
· 我们的障碍来自哪里?
· 难以测度丨地藏菩萨传(二)
· 咒语,怎么念才灵?
· 过目增福 —— 佛陀的微笑
· 【茶香慧日寺】戒律是一种“契约”
· 今日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 自力与他力
· 稳解脱的法宝,守住别丢
· 佛门龙象从哪里起步?
· 佛欢喜日午斋开示 | 念念正觉,可以滋养法身
· 佛陀也环保:关爱自然,从心入手
· 功德宝藏丨地藏菩萨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