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佛陀出家纪念日〡祂在最美的春天做了这个决定

2022-03-10 00:04: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最美时节悟无常



图片


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出家前,祂在宫廷享受锦衣玉食,过着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在一次出门游行中,却发现和宫中不同的世间百态。


一日,太子乘坐七宝轮车,从东门出游,看见一老人,伛偻曲背,举步艰难,顿感人生老苦,心生忧郁。又一日,从南门出游,见一病人,气喘呻吟,痛苦万状,怜悯病人,心自忧怖。又一日,从西门出游,见一死者,直挺僵卧,一家老小,号哭送之,有感于心,惶恐苦闷。又一日,从北门出游,看见一出家之人,圆顶缁袍,相貌不俗,那出家人告诉太子修行解脱之道。太子于众生生大悲悯,于轮回生厌离。


二月初八子时,月色明朗。太子告别了熟睡中的妻儿,跨上白马,由马夫车匿伴随,从北门逾墙而出。经典上描述,马初举步,大地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释执幡引路。


悉达多太子与马夫车匿,一骑一步,乘着茫茫夜色,横渡清溪。到天明时,已达百里之外。拂晓时分,悉达多太子在阿拔弥河边罗摩村山林中,拔剑斩断了自己的头发,将随身衣物让车匿带回,让其转告父亲自己已出家修行。这是悉达多对以往生活的彻底告别,祂放弃了王位、家庭,放弃了世人梦寐希求的一切奢华享受,从此开始了修道生涯!   

太子遍访名师,六年苦修,经历了种种难以想象的痛苦,结果心身衰竭却未能找到解脱生命的方法,于是祂放弃苦行寻找新的修行方法。最后在伽耶村毕钵罗树下,入诸禅定四十九日后,破晓时分,豁然大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终证无上菩提。






 对每一个生命的启示



图片


《佛说无量寿经》中记载了佛陀出家修道的情节:“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舍珍妙衣,而著法服。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现处宫中色味之间”,悉达多太子也示现享受荣华富贵,享受诸妙色妙味、世间妙欲。但祂一见到老病死就顿悟无常,对不究竟的快乐马上就能超越掉。而我们多数人,求不得还要拼命求,求得了又念念不忘、不舍。


佛陀给我们所示现的不一样,印度的这个时节,百花盛开,佛陀在此时遁入山林去追求真理,在人间最美的时节,看破无常的本性。“弃国财位,入山学道。服乘白马,宝冠璎珞,遣之令还”,把所有好的都脱下来,“捨珍妙衣,而著法服”,法服是坏色之衣、惭愧之服。“剃除须发”,须发表烦恼,虚伪的东西、烦恼之障要把它割掉,这就是破我执、我相。


佛陀为我们示现和证明了,每个生命都可以从感官、狭隘、生灭烦恼的世界里回头,让“心”做主人,从而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狭隘,超越低级状态的肉体的我,超越生命自身的桎梏和这个世界种种的不如意,甚至超越业力的束缚,最终抵达生命真正的觉悟。






轮回的渡口


图片


据《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记载:燃灯佛时,释迦佛名为儒童,见到一位叫瞿夷的王家女子,手持七枝青莲花;儒童以五百银钱买下其中的五茎莲,连同女子托付的二枝,合为七茎莲奉佛。得见燃灯佛后,散出的五茎莲如生根般静止于空中不落,后散出的二莲则挟住佛两肩上。燃灯佛遂授记曰:汝自是后,九十一劫,劫号为贤,汝当作佛,名释迦文。


释迦牟尼佛在因行中得燃灯佛授记,对于世尊的历劫修行具有关键意义。那位瞿夷的王家女子就是悉达多太子的妻子耶输陀罗,他们生生世世同发菩提心,同行菩萨道。


后来悉达多太子离家修道,六年后,当太子成为了佛陀,也帮助她解脱牵绊,踏上光明永恒的菩提路。我们知道:耶输陀罗后来也被授记,将来成佛名号为:“具足千万光相如来”(见《妙法莲华经》)。




最究竟的归宿


图片


除了耶输陀罗,佛陀在成道之后,先后几次教化亲眷,堂弟、爱子、姨母、家臣等也先后随佛出家。《释迦谱》等经论记载了他们的出家因缘:


图片


阿难尊者


阿难尊者是白饭王之子,佛陀的堂弟,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多闻第一”。


阿难尊者出生于佛成道日,具足三十相,当时相师预言他未来将服侍佛陀,白饭王听后处处提防,恐其出家,不让尊者与佛相见。一日,阿难尊者被藏在房中,佛陀以神通开启了房门,阿难出来为其摇扇,并一定要随佛出家,任何人都无法阻拦,阿难尊者就这样出家了。

图片

罗睺罗尊者


罗睺罗尊者是佛陀出家前的儿子,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密行第一”。


佛陀成道后,曾派目犍连尊者劝耶输陀罗割舍母子恩爱,让罗睺罗尊者出家修习佛法,但耶输陀罗不愿舍弃爱执。后来在佛陀加被下,耶输陀罗终于忆起了宿世因缘,爱子之心消歇,将儿子交由目犍连尊者带回僧团。


佛让阿难尊者为罗睺罗尊者剃度,命舍利弗尊者为亲教师,目犍连尊者为授戒师。因其年纪尚小,便为他授十条沙弥戒,成为了僧团中最早的沙弥。


图片

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尊者是斛饭王的儿子,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尊为“天眼第一”。


阿那律尊者出家前,兄长摩诃男便与他商议:“释迦族已有很多人追随佛陀出家修道,两人中也应当有一人出家,另一人经营家业。”阿那律尊者觉得家事烦碎,于是向母亲乞求出家。但母亲对尊者极其爱念,始终没有应允。后来尊者联合同族的甘露饭王之子跋提,一起说服了父母,并与其他几位释迦族王子一起舍弃了荣华富贵,追随佛陀剃度出家。


图片

难陀尊者


难陀尊者是释尊同父异母的弟弟,有“调和诸根第一”之誉。


难陀尊者出家前的妻子孙陀利美貌非凡,他对妻子十分迷恋,对于出家修行并无兴趣。一日,佛陀带着阿难尊者来到城中托钵乞食,难陀看见后,便将他们的钵拿回家盛满食物供养佛。没等他回来,佛陀便空手离去,难陀便跟随阿难尊者来到了尼枸陀林精舍。


佛陀劝他出家,难陀不敢拒绝,便勉强答应。落发后,他仍然思念俗家妻子,无心修行。佛陀便带他先入天界见天女之美,再入地狱见种种苦报,使其了悟因果循环的道理,发起出离修行之心,从此精进修行,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图片

大爱道比丘尼


大爱道比丘尼即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她是佛教中第一位比丘尼。

她曾三次表达出家修行的愿望,但都未能得到佛的许可。最终经由阿难尊者再三祈请,佛陀终于开许,但要求其严格遵守佛制定的戒律与法度。于是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出家受戒,成为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此后,她严格奉行戒律,精进修行,最终证得圣果。





经论所赞出家功德


出家乃成佛必由之路,十方诸佛皆示现出家成佛道。


《十轮经》云:“出家僧相,乃秽恶世间清净幢相。”


《出家功德经》云:“若复有人满百劫中,余方出家修持净戒;若复有人,于此阎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须臾清净出家,于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敬 请 常 念

嗡 牟尼牟尼 玛哈牟那耶 梭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图片
图片

趋吉避凶,是一个生命的佛性所抉择出来的

图片

千难万难,这一世我们遇到了...

图片

这个问题也困扰过你吗?

图片

向前跑,不要回头

图片

怎样保护别人的善根?

图片

佛果还有不一样的吗 ?

图片

有一些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图片

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大的成功

图片

这是学佛得利益很快的方法

图片

学会抄近路,此生就能福慧两足

图片

如何请佛住世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一丝一毫之善都当随喜
· 印光大师: 放下此世间过分好名之狂妄心了吗
· 微信公众平台
· 知道“息勤”的意思吗? | 【中英西韩语】
· 千难万难,这一世我们遇到了...
· 趋吉避凶,是一个生命的佛性所抉择出来的
· 圆瑛大师: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
· 入娑婆、度众生,“门槛”原来这么高
· 同参道友,真的很重要
· 有些时候婆婆妈妈的啰嗦,背后是一份深厚的情怀与担当
· 3.8国际妇女节丨留一片空白给母亲
· 当生命改变知见时 【中英意语】
· 女神节特辑|她们的故事,在时空中成为永恒
· 怎样把一定变成“不一定”
· 今天,给我们的女神们点个赞
· 楼宇烈: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原创
· 没有佛菩萨的倒驾慈航,我们是万万越不了生死轮回的苦海的
· 了生脱死是什么?无量劫的轮回又是什么?
· 绍云老和尚: 佛法是在纸条上吗——接法要像祖师样有行持
· 听经闻法才会破颠倒妄念生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