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清明法会特辑 | 节气与气节,中国人的清明不只“扫墓”

2025-04-08 00:43:00 发布: 人气:20
图片
图片
图片

哲学家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分为两大规律:自然律和道德律。

清明节里,既包含了天地运行的自然律,也包含了人文情怀深厚的道德律。








图片


图片





清明是一个节气。《淮南子》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就是古人观察到,当北斗的斗柄指向乙位,有一种风会在天地间吹过,令天清气明。


在这种物候变化下,人们也特别容易沉静下来,追终思远。再加上寒食节这个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清明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向上滑动阅览


春秋时期,介子推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有一次重耳饥饿难忍,介子推割大腿肉供其充饥。等到晋文公复国后,介子推功成身退,带着老母隐居绵山。


晋文公带着大臣前来请他,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无奈放火烧山,想逼他现身。没想到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抱木而死。


晋文公痛悔不已。后来在安葬介子推时,又在他靠着的树洞里找到了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最后两句是:“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每年这一天全国禁忌烟火,只吃冷食。


介子推死后的第二年,晋文公上山素衣祭扫,又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宋元之后,清明与寒食的习俗逐渐融合为一。



图片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介子推的。一个人尽人臣之忠,并不是要贪图什么,甚至为了表明这个节志,宁愿选择抱木而死,留下一首血诗:


图片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这首诗原本是讲给晋文公听的,但仅仅是晋文公要“清明复清明”吗?他下面的臣子要不要?天下的老百姓要不要?都需要的。


介子推是晋国人,当时中原诸侯分封,为什么中华民族要统一过这样一个节日呢?因为人文的精神是没有边际的,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人文的格局。



图片

苏轼《寒食帖》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过这样的节日。它除了表达天旋地转的规律,同时也具有人文的高度——从对一个有气节的人的纪念,延伸到对为国为天下牺牲的侠义英烈、忠臣良将的怀念,再延伸到对每个人各氏门中历代祖先的追思。当我们纪念这个节日的时候、怀古的时候、祭祖的时候,就有了这样一种中心思想。



图片


那作为普通老百姓,

我们怎么有能力“告乃翁”呢?

怎样去安慰坟墓中的祖先呢?



这几天我们的心也被缅甸大地震牵动着,其中有个镜头,我看了很多遍。地震中妈妈被压在了废墟里,还有一口气在,但是救援的人还没有到,儿子在外面,没办法移动那些沉重的建筑废墟,但是他能摸到妈妈的手。儿子的手黝黑的,妈妈的手可能因为生命力很弱了,苍白的,儿子就握着她的手一遍一遍地重复:“妈妈,我是你的儿子,我会好好做人的,我会好好做人的,你放心。”


为什么我看了好多遍?因为我送我妈妈往生的时候,也是跪在地上,跟妈妈这么承诺的:“我是您血脉的延续,我会好好地珍惜这个生命,用我的生命好好修行来报答您,您放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团和气图》 朱见深



所以“清明复清明”,它的内涵可以很广大很广大。在这上面,儒家、道家、佛教都有诠释。


为什么儒释道会成为中华民族鼎足而立的文化?因为中国人要爱我们祖先的文化,大到修行,小到日常生活、诗情画意,都绕不开儒释道。


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描述佛教时就这样说:“‌佛教在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烙下了极深的印迹。若对佛教思想无所知晓,则不能透彻理解晋唐以来的文化嬗变,甚至难以真正读懂王维、白居易等诗人的精神世界。”‌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香烟袅袅中,开一道时空之门
· 活着的时候,就要好好修解脱
· 轮回最大的错误,就是我执
· 2025清明辑 ||“ 寒食节”蕴含更大的智慧
· 磕头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 为什么修行人不能将心待悟?
· 什么叫居士?被这个回答击中内心
· 2025清明法会特辑|清明复清明,寒食节的生命嘱托与血脉长河
· 恭迎玄奘法师诞辰纪念日 | 你愿为真理走多远?1300年前,他给出了终极答案
· 触机而发的佛法最亲切
· 清明,因为佛法使祖先的期待不落空
· 学佛,就是一场“神与形”的复位手术
· 你以为对自己好,其实是在害自己
· 超度祖先,真心最关键
· 慎终追远 心清孝明
· 作为子孙,能给予祖先什么
· 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站在老祖先的角度换位思考 | 【内附催泪视频 】
· 清明节 || 有了佛法,这个清明就变得清澈明朗
· 今日清明 | 以清明为舟楫,渡生命之江河
· 清明节 | 这一天,将修行功德精准地追送给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