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为无上菩提本,
应当具足持净戒。
若能坚持于净戒,
是则如来所赞叹。
最容易犯的过失
我们学戒的时候,可以把里面的偈颂背诵下来。在理解上,我们有可能会有偏差,但是背诵是不会错的,如果有机会交流的话,也可以背诵偈颂供养大众。
而且大家要切记,不要觉得自己听到什么了,就建立了什么。而是要让这些戒律陪伴着我们修行,内心多一个参考系数,碰到任何情况,就可以用这一条来衡量。
但是如果执着戒律才是标准,就会有理嗔,这恰恰是我们凡夫最容易犯的过失。这个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佛陀在世的时候有,甚至僧团最早的分裂就是因为这个,到现在也依然存在。
怎样学好戒
学戒不是一步到位的,佛陀说的任何一项戒律在不同的内、外环境里,都有开、遮、持、犯,它不是唯一答案,是多了一个用佛陀的视角作加持。这也是要慢慢去消化的。
我们要柔软地学,和合地受用。不要因为这个而增加了我们的习气,有理嗔、无理嗔。也提醒大家,要保持着和合的氛围,而不是对立,甚至斗争。
和合,佛力就会展现在这个道场;和合,就能学慧,就能学定,就能学戒。任何理由的不和合,都会产生负面的业障。
戒学里的智慧
请问戒学里有没有智慧?有的。把握分寸,是不是智慧?分寸拿捏得刚刚好,这是不是定力?是的。所以戒也具足慧和定。
所以道宣律师才要用大乘智慧来摄《四分律》,否则这个教法在中国就不能昌行,佛法就不能在人间这样久住。有了大乘智慧去拿捏,才能造福我们。
我们听过《天台宗纲要》的“藏、通、别、圆”,知道这属于藏教的见,就不会把这个见无上地抬高,然后去排斥佛教其他的教法。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