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挣完了干嘛呀?

2022-05-27 06:38:00 发布: 人气:1
图片


👇 陈佩斯灵魂拷问:挣完了干嘛呀?




赚钱要多少才算够,要如何才满意?

图片



人性,几千年以来都沉迷在金钱里,以得到外在的金钱和物质财富的多寡,来判断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赚钱本来是手段、是工具,可是很多人却把它当成了目标,觉得非要赚够了钱才能够得到想要的生活,方向既已偏失,越跑就会觉得离目标越远,内心就会迷茫。


陈佩斯的灵魂拷问,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赚钱的目的,想想应该怎么用钱才有意义。要能够自己去运用钱财,而不是被钱控制。

《大宝积经》中,佛陀也开示说,钱财是虚幻不实的,不要以苦恼心造种种业去贪图财利。


图片


经上说


财物如幻亦如梦,

愚痴众生被诳惑,

刹那时得刹那失,

何有智者生爱心。

譬如幻师幻化事,

乾闼婆城种种色,

财宝如是诳凡愚,

于虚妄中何有实。

种种苦恼求财利,

水火王贼常侵夺,

由此能为众苦因,

何有智者生爱乐。


对金钱不要起执著心,因为它是五家共有的。水灾、火灾会让你损失,政府可以征用,盗贼可以抢夺、偷盗,不肖子孙也会败坏。所以要用虚幻不实的财富来帮助众生、开启智慧、造福大众、广做慈善。这样,我们对于金钱就有了初步的正确认识,知道它不是目的,只是工具。

图片

/ 三参法师开示/


1

内在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


我们要寻求三无漏的财富,成为精神的贵族,生命最主要的气质就是慈悲。荣华犹如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依善法修行,成就内在的财富,才是真正长久和坚固的。

2

佛教的财富观:

富是物质的 贵是精神的


财富的积累应该是良性的积累。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如果我们的富和贵能够均衡,就会是富贵之人。一个人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外在的财富、名利就算你得到了,其实和你也没有关系。

3

没有德行 财富反成祸患


一个人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和这个福报相对称的品格。我们如果戒恶修善了,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福报自然就会增长。反过来说,有的人争抢啊、偷啊、盗啊,虽然拥有了一些财富,但是这个人的品格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不对等,这对他来说反而是祸。不是和自身福德相对称而显现出来的福报,是有祸的。


图片



所以我们不要想着我要拥有什么,拥有什么是要看我们自身品格的。一个人的心能够平下来,哪怕你贫穷,当你能享受清贫时,这也是生命中的一份财富。反过来说,你就是很有钱,你也要慎重地使用,花得不对,照样会有罪。


人是需要有智慧的,我们最缺的是智慧,有了智慧,怎么样的生命境界,都会变成我们的生命财富。没有智慧,哪怕拥有的再多,也有可能成为一种祸患。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转角,遇到爱
· 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
· 狗子也有佛性,那它能成佛吗?
· 圆瑛大师:殊特方便、超胜法门
· 持名念佛殊胜功德
· 如水乳合,整个身心都沐浴其中
· 吃饭,也是一种修法
· 【茶香慧日寺】快乐无忧 人人都行
· 你到过“浙江”吗?
· 是非来袭,躺枪了,肿么办?
· 没有大脑的人还能像正常人一样活着,意识与业力如何影响前世今生?
· 来寺院修行要有什么心态
·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心灵力量可以抉择命运
· 佛弟子努力,正法就能久住
· 佛陀可以超时空地照见我们的所思所想
· 从顾影自怜的“我”中走出来
· 略谈蒙山施食
· 蕅益大师:切莫把五欲尘劳枉自迷
· 守口如瓶,三门关起来好修行
· 生活管理和修行时的,绝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