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僧团,
就是加入福田行列,
加入功德的行列,
加入无漏的行列,
也是加入了解脱的行列,
甚至是加入了可以利济众生、
住持正法的行列。
金刀断下的不仅是须发,也斩断了我们的烦恼,斩断了我们的有漏,斩断了我们的恶业,更斩断了我们的轮回之路。
出家也叫披剃,剃是指剃除须发,披是披染色衣、坏色衣。坏色是具足惭耻,代表我们过去无量劫来造作的罪业和合成这样一个业报身,在六道里扮演人道这样一个角色,如今要超越它!
出家人的衣服,对内是惭愧;对法来说,我们要觉悟诸法因缘和合。
出家人的衣服,特别是袈裟,古代都是裁割的,它的原意是垃圾桶里捡来的,从尸陀林里拾来的,被世间人所遗弃的衣服、布缕,捡来作净,拼凑在一起,裁剪出我们穿的衣服来,所以也叫粪扫衣,目的在于断除贪欲,远离对物质生活的执著。
同时它又表很甚深的法,万事万物都是诸多因缘和合的,所以这件法服就代表了宇宙的真理——诸法因缘生。
比丘穿粪扫衣有十种利益:(1)惭愧;(2)障寒热毒虫;(3)表示沙门仪法;(4)一切天人见法衣,尊敬如塔;(5)非贪好;(6)随顺寂灭,非为炽然烦恼;(7)有恶易见;(8)更不须余物,庄严故;(9)随顺八圣道;(10)精进行道,无染污心。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
诸法是从因缘里生出来的,所以诸法当下都是空无自性的。了解这个道理了,我们外在的依报、内在的正报,都同此理。我们就能从坚固的执着里解脱出来,就会以理智为生命。
以理智为生命,实际上就是踏上了佛的路,跟佛同一体了。只是量大小的问题,如果佛是整片大海,那我们也得到一杯、一碗、一滴了。哪怕只是一滴海水,也跟整片大海的水同一特质。
三宝弟子觉醒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入如来家了,就是如来真佛子了。所以大乘经典里说,一旦觉悟,觉悟的体性位同大觉尊。过去的修行者们,当他们觉悟到这个的时候,佛陀都赞叹啊!
位同大觉的时候,成佛的因就有了,生命坚定不移地围绕着这个核心、皈依着这个本体的话,如是而去,就是在积累资粮。佛是福慧两足尊,我们积累福慧,最后也会圆满波罗蜜的。
所以《法华经》说“自知当作佛”,我们的觉悟跟佛是同体的。
这个信心完全是理性的。山可以动摇,大海可以枯竭,宇宙的真理是不会增减的。这个理就是无漏的法,这个理就是不垢不净的,这个理就是金刚之理。
所以佛弟子并不是社会上所想象的那样迷信、主观、自我迷恋,我们破除的就是自我迷恋,我们解构的就是主观的思想,我们要把生生世世所叠加的烦恼重重消尽,显露出人生宇宙的真面目来。所以这不是世间的文史哲可以比拟的,我们是透过现象追求本质。
虽然科学家好像很真实地在推理,有数学的理论、科学的验证,他们依赖于观察的对象、自身的观察、思维的本体,而观察对象的量子运动是受意识形态影响的,意识形态又是受业力影响的。这种局限性就决定了这个方法是不究竟的。
佛陀直接给出了终极答案,我们不需要走那些弯路。出家人也好,常住也好,虽然都在忙碌着,却又好像没有什么事情一样。
所以道场以无事为兴盛。这个“无事”是指没有负面的事,没有是非,没有烦恼,大家都在“道”中。
大家都是佛的弟子,都要遵循佛的身口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障要消,有福报要积累,有智慧要开发,要为常住服务、为大众服务,还要做自己的功课。大家都这样安立于法中,哪里还有时间生烦恼?所以越紧张,实际上越有序。
【注释】
三衣:即出家人所披袈裟。分为三种: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安陀会,华译为中宿衣,由五条制成,为日常作务或就寝时所着。郁多罗僧,华译为上衣,七条制成,为入众礼诵斋讲时着。僧伽黎,华译重复衣,又称为大衣,由九条至二十五条制成,此衣于说法时着。《四分律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云:“三衣者,贤圣沙门标帜;钵是出家人器。非俗人所为。”
——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