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悭心难捨 莫轻布施

2021-03-28 21:30:00 发布: 人气:1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悭心难捨  莫轻布施》














     过去有一个须和多国,王名「萨多浮」。一日,萨多浮王外出游猎,途中见到一座佛塔,心生欢喜,发起敬信心,便以五钱布施、供养。当时,有一位旃陀罗遥见此景,便自远处称唱:「善哉!」萨多浮王听了,不以为喜反而大怒,便派遗使者把这位旃陀罗捉拿回宫。


     愤怒的萨多浮王一见到旃陀罗,就问:「你刚才看到本王只布施小钱,却称『善哉』,是在讥笑本王布施太少吗?」


     旃陀罗回答:「请大王允许施予无畏,让小民能讲真心话,我就立即回答。过去,我曾在险道中作贼,专门抢人财物。有一次,捉到了一个紧握拳头的人,我想:『这个人紧握着拳头不放,手中必定藏着金钱。』便大声喝斥令他打开拳头,他却更加紧握不放。于是,我便拿出弓箭恐吓他,他虽心生恐惧,仍执意不肯松开。我因贪求他手中的金钱,便昧着良心拉开弓箭朝他射去。杀了他之后,我马上将他的拳头扳开,从中只取得了一铜钱。这件事令小民大为惊讶,竟然有人宁惜一钱而不惜身命。大王!您现在并没有受到任何逼恼,却能将五钱用来布施佛塔,我看了大为赞叹,因而真心说出:『善哉!』」

































接著,旃陀罗又以偈说言:


 挽弓圆如轮,将欲害彼命,

 彼宁丧身命,不肯输一钱。

 我见如此人,捨命不捨钱,

 是故我今者,见有捨钱者,

 生于希有想,叹言难可作。

 不见有弓刀,强逼大王者,

 亦无有畏忌,开意捨难捨,

 苦求乃得钱。是故我今日,

 见有捨财者,心生未曾有。

 我自见其证,极苦不肯捨,

 大王今当知,悭心难可捨。



---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 ‧ 卷六》







省思

佛/日/清/凉/宝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许多人视钱财如命,难以割捨。因此,若见他人愿捨钱财布施,当随喜赞叹。不管布施的是钱财、个人的时间或智慧;不论布施的数量多与寡,在布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布施的发心。因为在布施的当下,即是捨除悭贪的心、发起利益他人的心,所以应当赞叹随喜,增益其发心。如是,不论是布施者、随喜赞叹者、受施者,皆能生欢喜心,得大福报。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 命运的明镜 | 印光大师说因果故事系列(一)
· 入普贤行愿,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八课
· 修行,你不能玩情怀
· 甘露醍醐 | 怎样才能见到佛菩萨?
· 世界之谜: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的三星堆文明
·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你的努力终会看见
· 【佛典故事】冒死求法心不悔
· 为什么他们生到了极乐世界,却不想成佛
· 解读三星堆文明,思考我们的时代责任
· 心已跑出“服务区”?一起来修个“数息观”吧
· 行在普贤的功德果海之中 ——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七课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佛,一直守护陪伴着我们,从未远去
· 下集来了!| 天阙之门——三星堆文明消失的秘密
· 【中英双语】下集来了!| 天阙之门——三星堆文明消失的秘密
· 甘露醍醐 | 念佛时,如何观想?
· 关于文化自信,习主席都说了什么?
· 恭逢佛陀涅槃日〡祂的法性之身永远眷顾着每一位有缘人
· 【佛典故事】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缘
· 再贫穷的人,也有高贵的佛性
· 虚云老和尚:忠实做人,谨慎做事,脚踏实地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