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生生世世以为人子人女的角色,用佛法去回报父母如天地般的恩德。供养父母舍一得万报,供养三宝舍一得无量报,供养三宝的无量功德如虚空云,可以拥抱天地,才能承载父母如天地般厚德。
乌鸦的反哺,羔羊的跪乳,而人对父母的敬爱,只有孝心融入佛法之后,反哺给父母以修行的功德,才能够拯济父母于轮回苦海之中,才能够淋漓尽致的去实现我们对父母的敬爱,报答父母的恩德。当父母的神识离开身体的时候,扑面而来的就是儿孙们的功德,整个被功德包裹的时候,佛经典里讲的,就如莲花张开一样,优美的莲花服。
本来父母生养孩子是一种生命的本能,但是由于孩子信佛了,孩子为父母修功德的时候,这个功德又会成为父母的父母,成为父母的莲花来接引父母,当莲花又长养父母的那个时候,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人间至孝啊!
我们的神识在这个身体上,就像一个旅客乘车到终点站一样,大家都知道,到了终点站要下车,继续前程,乘载我们的车已经完成旅程,我们拍拍座椅,说声谢谢,回望一眼这个曾经运送我们的车辆。所以我们要感谢“我”的身体,就像工具一样,我的身体实际上不是“我”,下车的时候到了,中转一下,再乘上佛的慈航,乘上佛给我们的莲花。
每一个人都想挽着爸爸妈妈的手,走在五台山优美的山水当中。但是同时,我们心中还有一个圣地,那个圣地不是眼睛能看到的,它是理性所勾画出来的,只有智慧的眼睛才能看到。
有一部电影叫《岗仁波齐》,家里边的长辈,为了家庭忙碌了一生,他渴望去朝圣,然后孩子们就准备行囊,开上拖拉机,一行人就三步一拜,朝向拉萨,朝向岗仁波齐。在到达岗仁波齐的时候,老人心满意足地躺在帐篷里,在诵经声中,结束了他平凡的一生,孩子们就把他留下了,永远留在圣地里。
所以现在,我们每一天就这样的忆佛,念佛,忆圣地,念圣地,这是我们每天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去忆念自己心目中的圣地。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