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他,我们将成为更好的自己,去真正回报那如山如海的恩情

2022-06-19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说到父亲,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关于父亲的画像,或者慈爱,或者威严,或者顽固不化,或者刚强暴躁。但这些形象都不是最终的确认,随着时间的潜移,父亲似乎总在变化,而他变化的唯一动力——是对我们的爱。


父爱无言,

却是厚重、坚毅,

以父之名,

便成就了一种强烈的责任:

如山王般巍峨,

是我们永远的依靠,

如大树般挺拔,

随时为我们遮风挡雨。

今日父亲节,

祈愿天下父亲吉祥安康。


他的爱是成倍的心疼和挂念


悉达多太子决定离家修行时,他的父亲净饭王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他无法满足儿子“永远不老、永远不病、永远不死”的心愿,他的痛苦因为无奈而更显深重。在太子终于离开宫廷的那一天,净饭王情急攻心,晕倒在地。


图片



后来,当听到佛陀在苦行林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瘦得形销骨立时,净饭王又心如刀剐!作为父亲就是这样,当你的理想与他的愿想发生了冲突,强制无效,专制失灵时,他唯一还能做的,就是去沉默地接受和认同你的选择,而他的爱会在此时演化为成倍的心疼和挂念。


他完成了对父亲最好的报恩


佛陀成道后,回到迦毗罗卫国度化父亲,令净饭王当下证得须陀洹的果位。后来父亲病重即将圆寂时,佛陀又亲自赶回,握着父亲的手,安慰他,为他解除死亡的恐惧。同时安排好皇位继承等一系列事务,令父亲心无挂碍顺利往生。等到出殡时,佛陀又和其他三位王子一起抬棺走出王宫,为父王举行火化。


这里面,就展现出佛陀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觉者,也是一名非常合格的儿子,所有世间长子的义务他都尽到了。最后又以自己证得的出世间的妙法,完成了对父亲最好的报恩。


这种“父子之情”超越凡俗,令人赞叹


在麦积山的133窟内,屹立着具有极高造像价值的塑像——佛陀父子像。这是佛教艺术中难得一见,表现佛陀与家人关系的雕塑作品,雕像把佛陀对罗睺罗的父爱表现得栩栩如生。


图片



释迦牟尼像高大魁伟,其头微微下俯,右手抚摸唯一爱子罗睺罗尊者的头顶,散发着无比温馨的慈爱。造像中,佛的手从臂膀上垂下来,柔若无物,如同生怕碰到什么一般,柔和得让人担心能不能坚持太久。


罗睺罗尊者的虔诚需要佛陀的关爱,这又是一种情感的相互交流。佛陀用这种安慰来坚定罗睺罗尊者出家修行的决心,既有父子间慈爱的表达,又有法王希望弟子去努力承担的鼓励。


看到雕像,我们联想到当年罗睺罗尊者拜见释迦牟尼佛时的对话,佛陀用手抚摸着罗睺罗尊者的头顶,安慰他:“你一定要在僧团之中,不要以为自己有特殊之处。”


同世间所有的父母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独子罗睺罗。但他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而是将出世间的宝藏交给了罗睺罗。尊者罗睺罗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中“密行第一”的大阿罗汉。佛陀既为父亲,又为老师。罗睺罗既为儿子,又为弟子。这种亲密的“父子之情”,超越凡俗,令人赞叹!


为父母亲祈福增寿,

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为父母持诵《地藏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为“佛门孝经”,是佛陀为报母恩,在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而成的一部经典。


图片



诵读《地藏经》,用功办道,就是以修行报恩,以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现世父母、眷属,可令他们平安康乐、福慧增长;回向给过去世的父母、祖先,可令其离苦得乐、往生净域。


【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 哆婆曳娑诃


念报父母恩咒的时候要观想:爸爸在右边,妈妈在左边,不管是在世的还是往生的。然后看到爸爸妈妈健康长寿,一直念下去变成一对、两对、三对、四对、七对。有无量世的七对,就是你的七世父母。然后看到你的七世父母,看到你无量无边的累劫的父母。


诵咒回向文:

愿此报恩咒功德,普及父母与一切,四生六道与含灵,皆共同登圣觉岸。


【戒杀吃素】


我们自己主观上能做到的,积累长寿的功德,回向爸爸妈妈。首先这功德要从自己的身体不造杀业,不见不闻别人杀,不见闻随喜所有的杀,包括打游戏的杀都不行。然后,从此自己能够吃素。包括那些电影、电视、新闻上的杀,自己不杀,也不见别人杀随喜,然后自己也能吃素,然后自己能够放生。这个回向给爸爸妈妈,这有利于他们健康长寿的。


图片
图片


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无形之父母。作为子女,报恩行孝是立身之本。


但所谓“孝”,其实也有三个层次:

· 承欢膝下,敬侍甘美,这是小孝;

· 继承父母志愿,心系天下,精忠报国,这是大孝;

· 探索真理,出离三界,自利利他,同证极乐,这是至孝。


以至孝来回报父母最无私伟大的爱,我想这才是最恰当也最动人的。而这“至孝”的方法,是释迦佛陀亲自证得并传授给我们的,所以佛陀被称为“四生慈父”,是我们所有众生慈悲又智慧的老父亲。



图片



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正能量的日子里,我们既要感恩自己的父亲,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叮咛、每一个背影都让我们在前进路上变得更坚定、更温暖、更宽阔。


我们更要感恩“慈父”佛陀,因为有祂,我们将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将可以用更好的方法去安排父亲的未来,去真正回报那如山如海的恩情。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陀教子:好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1)
· 父亲节特辑〡那些年,爸爸的“谎言”让我们泪流满面
· 一座寺院的设计所蕴含的智慧
· 【父亲节】他的爱,如山伟岸,似海深沉
· 【人天善法】略说不杀生的好处
· 【虚云老和尚】检点身心 放下妄想
· 只学法,不拜师 ||《地藏菩萨传》(第25回)
· 这份特别的叮咛,你收到了吗?
· 梦参老和尚:文殊菩萨一直在五台山,你看见了吗?
·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四)
· 微信公众平台
· 改变生命的业力和福禄寿
· 诸佛之师 | 文殊菩萨传(一)
· 为什么要学教法?
· 佛源长老:出家学佛要以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 如果一味地向世界索取,最后会把自己“贪”到哪里去?
· 五月,把握修行好时机
· 送你一份增寿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