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子:好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2022-06-19 05: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佛陀教子:

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图片


图片

白云从来不向天空承诺去留,

却朝夕相伴;

星星从不向夜幕许诺光明,

却努力闪烁;

我们从不轻易向父亲倾诉思念,

却永远牵挂!

图片













今天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说到父亲,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幅关于父亲的画像,或者慈爱,或者威严,或者顽固不化,或者刚强暴躁。但这些形象都不是最终的确认,随着时间的潜移,父亲似乎总在变化,而他变化的唯一动力——是对我们的爱




【释迦牟尼佛教导罗睺罗】

Shakyamuni Buddha’s 

Guidance To Rāhula

图片


父亲的爱,如天,如山,广阔并且厚重。对于子女,他们绝少有自私占有的心理,在他们心中,儿女能走一条光明正道,就是他作为一家之主最大的荣耀。


图片


同样佛陀成佛后,广度有缘众生,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儿子罗睺罗。佛不以世间功名利禄为培养孩子的目标,他不以孩子显耀门庭为培养目的,而是以孩子解脱困惑、远离烦恼为培养方向


佛陀教导孩子,没有功利心,没有希求回报,完全为了孩子,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没有给孩子捆绑任何附加条件,可以说佛陀是父亲的楷模。


【教导改过】

Guidance

On Repentance

图片


巴利圣典《庵婆蘖林教诫罗睺罗经》中记载佛陀善巧方便教导罗睺罗改过的典故。罗睺罗开始修行的时候比较淘气,学法持戒也有疏忽的地方,因此受到过佛陀父亲的训诫


此经针对其喜欢说谎的坏习惯,佛陀以“洗脚水”为喻跟他说明谎话之肮脏,强调诚实的重要性。后来对小沙弥解说事物无常的本性,记载于《相应部》第二品。



“洗脚水之小故事”

图片
图片

有一天佛命罗睺罗端大盆水洗佛的双足,洗毕。

佛问:“这些水可以喝吗?”

罗睺罗:“洗过脚的水,不干净,不能喝。”


佛说:“你就和这个洗足的水一样,水本来是清净的,洗了足就很脏!好比你本来是王孙,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富贵,出家做沙门。你不精进修道,不清净身心,不守口慎言,整天讲玩笑话骗人,三毒的垢秽填满你的心中,同清净的水里有了垢秽一样!”


佛陀从来没有这么声严厉色的对罗睺罗说过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掉,他这才敢移动身子,但等他倒了水回来。


佛陀又再问他道:“这个盆可以用来盛饭洗米洗菜吗?”

罗睺罗:“洗脚的盆不可以盛饭吃,因为盆里不净,上面有垢秽粘着,所以不能装东西吃。”


佛说:“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虽然出家做了沙门,不修戒定慧,不净身口意,满身充斥不实的垢秽,圣洁,光明的智慧,大道的资粮怎么装进你的心中?”


佛陀说后,用脚把盆子轻轻一踢,盆子就滚滚的转起来,罗睺罗很害怕的样子。


佛陀就问他道:"罗睺罗!你怕把这盆子踢坏了吗?"

罗睺罗:“佛陀!不是!洗足的盆,是很粗的用物,坏了也不要紧。”


佛陀:“罗睺罗!你就和这个盆一样,不会得到大家尊敬和爱护。你出家做沙门,不重威仪,戏弄妄言,自甘堕落,自取下贱。这个结果将使谁都不爱护你、珍视你,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也不能觉悟,你会处在迷中更增迷!”


罗睺罗全身流汗,惭愧得无地容身,他发誓以后要一定改变自己的心,行!绝对不能自甘堕落!


向下滑动查看故事


【精心爱护】

Meticulous

Love & Care

图片


▌还有一次,小罗睺罗跟随僧团去王舍城乞食。一个流氓将沙子扔在了他的钵里,还用木棒打了他的头。委屈可想而知!


这时,舍利弗对他说:“佛陀告诫我们,在荣誉的时候不要使自己的心高举;在受辱的时候,也不能心生嗔恨。罗睺罗,这个世间没有比忍辱的人更勇敢的人了。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忍辱


图片

上图:悟公上人墨宝


小罗睺罗平静地到河边,用净水洗净了身上的血污。佛陀事后知道了这件事,鼓励赞叹了罗睺罗。



【因人施教】

Bestowing 

Different Teachings

For Different Folks

图片


▌有一次,有比丘问佛说:“世尊常常诃斥提婆达多,为什么就不诃斥罗睺罗呢?”还有恶比丘也趁机说:“是呀!世尊妒忌提婆达多,所以常常恼他;罗睺罗是世尊的儿子,所以就包容他,不诃斥他。”有其他比丘听到了,就来告诉世尊。


图片


▌佛说:“提婆达多这个人呀!他就像一只劣马似的。要调伏这样的劣马,应该用威力来调伏他,所以就要诃斥他。这罗睺罗呢,他像很聪明有智慧的象一样,只要和他好好讲,用良好的言语同他说,就可以导致令他往正路上走了。”


【教导证果】

Guidance

On Enlightenment

图片


罗睺罗十八岁那年,他升起执着色相的不善念,认为他跟父亲一样英俊。佛陀知道后,向他宣说《大教化罗睺罗经》,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只树给孤独园。这时候,世尊在上午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钵入舍卫城化食。罗睺罗尊者也是穿好衣服,拿着大衣和钵,在后面跟随世尊。


图片
图片

各种色

都应以正慧如实视之


这时候,世尊回望罗睺罗尊者,然后对他说:“罗睺罗,对于各种色,不论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在的、外在的、粗大的、细微的、低等的、高等的、远处的、近处的色,都应以正慧如实视之为没有‘我拥有色’、‘我是色’、‘色是一个实有我’这回事

罗睺罗听后,不再放逸,精进思维佛的教导,后来罗睺罗努力精进修习出入息,听了《小罗睺罗经》后,证得了阿罗汉果,被称为密行第一。


图片


【结语】

图片


作为孩子一定不要指望祖业,作为佛弟子一定不要投机取巧 “为佛亲子尚实践,哪有一人能侥幸。”罗睺罗是佛的亲生儿子,而他所注重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去修行。


以为自己认识一位大德法师,从此就万事大吉的事情,在佛教不存在;以吃点东西或加持一下就功德圆满的事情,在佛教也不存在。只有如说修行,才可以避免自欺欺人。


图片
图片

留给孩子

真正的宝藏


同世间所有的父亲一样,佛陀爱着自己的儿子罗睺罗,但又不同于世间所有的父亲。Like all fathers on earth, the Buddha loved his son, Rāhula. Yet, unlike all the fathers on earth, the Buddha did not pass on worldly wealth to him.

世の中のあらゆるお父さんと同じように、仏陀は自分の息子の羅睺羅(らごら)(ラーフラ)を愛していますが、世間のすべての父親とは違います。


因为佛并没有将世间的财富留给他,因为佛知道,世间的名闻利养只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烦恼。

This is because the Buddha knew worldly fame & fortune would only bring about greater troubles for the child.

なぜかというと仏陀は世間の財産を彼に残していないからです。ブッダは、世間の名誉、利得がただ子供に更なる大きい悩みをもたらせるだけだということをわかっているからです。


佛将出世间的宝藏交给了罗睺罗,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离苦得乐,解脱自在

The Buddha passed on the treasure of supramundane to Rāhula as this was the only way to truly attain happiness & be relieved of sufferings, to be liberated and at ease. 

ブッダは、出世間の宝蔵を羅睺羅(らごら)に渡しました。こうしてこそ初めて、本当の離苦得楽(苦しみを離れ、楽を得る)、解脱自在ができるのです。


图片


希望佛陀的智慧与慈悲,能给世间的父亲们一点启示。祝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Hope such wisdom & compassion of the Buddha offers some form of indoctrination to fathers of the world, and Happy Father's Day!

ブッダの智慧と慈悲が、世間のお父さんたちに、些かのヒントを与えられますように,父の日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


英语翻译:妙莲

日语翻译:圆明



什么!?

慧日国际佛学平台招募义工,

还不赶快报名!


我们用心选择图文,陪伴读者走过漫漫时光,如果您也怀揣信仰,擅长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韩语、日语、瑞典语、挪威语、荷兰语、泰国语等语种翻译,文字编辑,和图文海报设计,那就别犹豫啦,随喜转发~!


邮箱:

Huiriguoji_recruit@qq.com


图片
图片

【慧日国际佛学微信平台】

Find Me | 扫码就能找到我


图片



相关文章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1)
· 父亲节特辑〡那些年,爸爸的“谎言”让我们泪流满面
· 一座寺院的设计所蕴含的智慧
· 【父亲节】他的爱,如山伟岸,似海深沉
· 【人天善法】略说不杀生的好处
· 【虚云老和尚】检点身心 放下妄想
· 只学法,不拜师 ||《地藏菩萨传》(第25回)
· 这份特别的叮咛,你收到了吗?
· 梦参老和尚:文殊菩萨一直在五台山,你看见了吗?
· 原来,“我”是业力流扫描出来的结果
· (明)宝华山见月律师《一梦漫言》(四)
· 微信公众平台
· 改变生命的业力和福禄寿
· 诸佛之师 | 文殊菩萨传(一)
· 为什么要学教法?
· 佛源长老:出家学佛要以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 如果一味地向世界索取,最后会把自己“贪”到哪里去?
· 五月,把握修行好时机
· 送你一份增寿指南
· 佛陀的告诫,记住一点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