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了你的“隐形财富”

2025-05-21 07:02:00 发布: 人气:24
图片
图片


     大道在哪里?








《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真正的“道”)佛教里讲:“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道”存在吗?“道”能表述吗?我们能找到“道”的蛛丝马迹吗?






图片

《中庸》里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你认不认识,它永远存在,遍一切处。我们要做的,是建立“道”的文化,建立我们对“道”的训练,提升我们的福德。生命境界提高了,才可以觉悟到当下这个不离不弃的“道”。





在中华文化里,“道”又在一饮一啄间。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构建了非常细腻的“道”的文化。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中都有道。我们的祖先通过种种方式,让“道”文化无比精准细腻地、无微不至地滋养着后代子孙。


所以当我们学习道、领悟道的时候,就会觉得愧对于祖先。他们这么用心地处处为我们留下遗产、留下宝藏,我们却不知道开发。就像一个富贵的流浪汉,明明怀揣着祖先留下来的宝库,却还在可怜地乞讨,不知道自己的财富在哪里。



图片


就像五台山,这里的经济确实是落后的,但如果从佛教文化上看,这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财富仅是指钱吗?文殊菩萨的加持无时无刻都在,五台山的文化价值是无量无边的。你怎么把它量化呢?怎么用GDP来把它的价值展现出来?展现不出来的。虽然展现不出来,但并不代表没有,它是无穷无尽的宝藏。


我们来五台山,都是奔着文殊菩萨来的,这就是这片土地的财富。但五台山就是山西的吗?它还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这种随时能来五台山的富贵,这种幸福感,你有没有意识到?


图片






实际上,我们都来到五台山,但这个行为会重叠吗?不会的。就像你喝你的水,他吃他的饭,每个人的受用是不一样的。一千个人到五台山就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只要负责自己心灵虔诚、干净就好。


来五台山的收获,取决于你的虔诚。如果觉得这就是一场旅游,那对你来说只是旅游的收获;如果觉得这是一场朝圣,那你得到的就是朝圣的收获。你愿意成为时空的过客,还是做一个朝圣者?


做朝圣者,你的心灵财富就升值了。价值是由目标决定的。你只是看风景,那你就是时空的过客。五台山不知道看过来来往往多少人,但如果我们是朝圣者,那就不可思议了呀!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小满节气,要用功德来充满
· 国际茶日| 小小一杯茶,此中别有乾坤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五参:参解脱长者
· 古寺视频图集|盛夏文冠,嘉实将盈
· 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 恭敬、意念善知识,于善知识教无厌而获依止力
· 佛陀的经典,不可思议的加持
· 【六斋日】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诸菩萨故
· 越是艰难困苦,越要紧紧地跟三宝拥抱在一起
· 悟公上人:佛是活的,菩萨也是活的
· 悟公上人:眼要观佛,耳要听佛,鼻要嗅佛
· 念佛的大秘密:般若即净土,不动才无量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四参:参弥伽大士
·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这个
· 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 依善知识力,一切诸义皆现前
· 超越生死险峡——「慧」看电影之《与神同行》
· 在“共业”中创造自己的“别业”
· 曾经的繁华落尽,怎样才没有虚度此生
· 极乐世界的门,原来这样开
· 为什么我们可以得到戒体?
·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功德变成骄傲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