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 Ming Tian Xin
五月廿六,
恭逢南齐高僧僧祐律师圆寂日。
僧祐律师,原籍彭城下邳(今徐州专区邳县),生于江南建业(今南京),俗姓俞。幼时随父母入寺礼佛,欢喜踊跃,不肯回家。父母依从他的愿望,允许他在寺内出家,奉僧范为师。
十四岁时先后投法达、法献大师门下学习,达大师“戒德精严,为法门栋梁”,献大师“律行精纯,德为物范”。
后师从法颖大师,随侍左右,尽心钻研二十余年,终于精通律部,有名于当世。
永明年中(483—493),竟陵王萧子良请僧祐律师开讲律学,听众常七八百人。之后又往三吴地区讲“十诵律”,说受戒法。所得的信施,都用来修治建初、定林诸寺,并在两寺造立经藏。
在他后半生数十年中,经常为学众广开律席,“春秋讲说,七十余遍”。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也在于传弘律学。南朝律学以弘传“十诵律”学为中心,影响深远。
梁天监十七年(518)五月圆寂于建初寺,年七十四。葬于钟山定林寺旧墓,弟子正度立碑,刘勰撰文。
除了传弘律学,僧祐律师对于佛教文史著述和文化艺术事业也有非常丰硕的成就:
造立经藏 撰制经录
中国佛教典籍至齐梁时已甚丰富,但历史上第一个搜聚卷帙建立经藏的,实即僧祐律师在建初、定林两寺所建立的经藏,而他似乎是受其师法颖的影响。据《高僧传·法颖传》载:“颖以从来信施造经像及药藏”。
僧祐律师更扩大这一事业,先后在建业城内建初寺和钟山定林上寺营建般若台造立经藏,编制成
十五卷,实为中国现存的最古的佛教经录。
后来《高僧传》中也称述僧祐律师“造立经藏,搜校卷轴,使夫寺庙广开,法言无坠,咸其力也”的劳绩。
佛教文史著述
僧祐律师一生撰制的佛教文史著述,有《出三藏记集》十五卷、《萨婆多部相承传》、《十诵义记》、《释迦谱》五卷、《世界记》五卷、《法苑集》十卷、《弘明集》十四卷、《法集杂记传铭》十卷。这八种著述,他曾总名之为《释僧祐法集》。
佛教工艺
僧祐律师在他所撰述的《法苑集》中,搜集有关于佛教音乐、歌呗、法乐、梵舞、造像、雕制等记载和文献甚多,可见他对于佛教艺术的兴趣和修养甚深,曾被当时朝野缁素人士所一致推崇。
《高僧传》卷十一本传载:“祐为性巧思,能目準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故光宅、摄山大像及剡县石佛等,并请祐经始,準画仪则。”
其中光宅寺铜像,系梁天监八年(509)僧祐奉敕监造,用铜四万三千斤,铸成丈九佛像,其庄严精美,被称为东方第一(见《高僧传·法悦传》)。
嗣天监十二年(513),僧祐律师又奉敕监造剡县(浙江新昌县)石佛,前后雕刻四年,造成极精美的五丈坐佛和十丈立佛,并造龛台、门、阁、殿、堂,以充供养(《高僧传·僧护传》)。可见律师在佛教工艺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常出色的。
剡县石佛就是现今浙江省新昌县的石城弥勒大佛。
南朝刘勰用笔近三千字作《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称大佛“敬拟千尺,坐形十丈”,赞曰“种智圆照,等觉遍知,扬万化于大千,摛亿形于法界。”
唐时孟浩然曾礼拜大佛,赞诗一首,诗中写道“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新昌大佛寺弥勒佛,渐渐形成民众弥勒信仰,引十方信众纷纷前来朝圣礼拜,一时“名山千古仰,弥勒万家朝”。
这尊江南第一大佛,经历了千年的时光荏苒,目睹了东南佛国的变迁。一如既往地慈笑看世间,以宽宏大度容天下,以慈心悲愿等待有缘。
教导后学
僧祐律师当时以律学和文史著述驰誉江表,而他化导门下,于律部以外,也以经论文史为先。
据《续高僧传·明彻传》:“彻因从祐受学‘十诵’,随出扬都,住建初寺,自谓律为绳墨,宪章仪体,仍遍研四部,校其兴废……移业经论,历采众师,备尝深义。”
又《续高僧传·宝唱传》:唱投僧祐出家,咨稟经律,先后撰集《法宝联壁》、《续法轮论》、《法集》、《华林殿经录》、《经律异相》、《名僧传》等。
宝唱自称:“律师释僧祐,道心贞固,高行超邈,著述集记,振发宏要,宝唱不敏,预班二落,礼诵余日,捃拾遗漏。”
刘勰也依僧祐律师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区别部类,广制文记,于定林寺,撰制经证。这都显示僧祐律师的学风和他门下的文采风度。
僧祐律师戒德高严,博学多才,在齐梁两代备受朝野崇敬。晚年脚疾,梁武帝还请他乘舆入内殿为六宫授戒。他的缁素门徒有智藏、慧廓、宝唱、明彻、临川王宏、南平王伟、刘勰等一万一千余人。
值此祖师殊胜纪念日
愿我们仰闻祖师圣行
策励身心 精勤修持
早证菩提 同登彼岸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