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第十卷记述显庆三年从洛阳还长安居西明寺,四年迁住玉华宫,五年春创译《大般若经》,到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冬全部译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圆寂于玉华宫等情形。卷末附慧立的论赞。
第十卷
92 译经圆满
译文:
玄奘大师在翻译《大般若经》时,常常怀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他常对寺中僧众说:“我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恐怕要在这寺院走完此生。这些佛经卷帙浩繁,我总担心译不完,希望大家勤勉精进,勿辞劳苦!”
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六百卷《大般若经》总算圆满完成。大师合掌称庆,告诉弟子们:“这部经典与中土有殊胜因缘。我之所以能来玉华寺,完全是这部经的力量啊。以前在京城,诸事牵扰,哪有完成的时候。如今得以译完,都是诸佛加被、龙天护佑啊。这部经乃是镇国之宝典,人天之大宝,众人应当欢喜庆贺。”
当时玉华寺的维那寂照法师,为了庆贺译事完功,设斋供养,并将经文从肃诚殿请到嘉寿殿斋堂,当众宣讲读颂。在迎请经书的时候,《大般若经》竟大放光明,异香扑鼻。目睹这般祥瑞,玄奘大师倍感欣慰,更加欢喜地对弟子们说:“佛经中早有预言,此地将有崇尚大乘佛法的国王、大臣及僧俗四众,通过抄写、受持、诵读、传播此经,皆能往生天界,获得究竟解脱。既有如此明示,我们更应将此经广宣流布,不可埋没。”
到十一月二十二日,玄奘大师令弟子窥基奉表奏闻,请高宗皇帝御制经序。到十二月七日,通事舍人冯义宣读敕令,高宗准许了大师的请求。
玄奘大师译完《大般若经》后,感到体力日渐衰弱,知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就向弟子交代后事:“我来玉华寺的初衷,就是为了翻译这部《大般若经》。如今译经大业已经完成,我生命也快要结束了。我离世后,你们料理后事务必俭省,只需用粗席裹身发送,选择山涧僻静处埋葬,切勿靠近宫殿、寺院,污秽不净的身体应该远离清净之地。”
弟子们听了悲哀哽咽,擦着眼泪说道:“和尚气力还可以,容颜也与往常无异,为何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玄奘大师平静地回答:“我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清楚,你们又怎能完全明白呢。”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春正月初一,译经高僧和玉华寺僧众再三恳请玄奘大师再主译一部《大宝积经》。大师见众人情意诚挚,勉强翻译了几行,便停下来收起梵文经本,对众人说道:“这部经的篇幅和《大般若经》相当,玄奘自量精力,不能再承担此事,死期将至,为时不远了。现在我想去兰芝谷等处,向先前所造的十俱胝佛像礼忏辞别。”
于是大师和弟子们一同前去,僧众相视无不潸然泪下。礼拜完毕后,大师回到寺里,专心修持,不再翻译。
到正月八日,有一位高昌籍的弟子玄觉,夜间梦见一座高大庄严的佛塔突然崩塌了,惊醒之后,他急忙将梦境告诉玄奘大师。大师说道:“这与你无关,是我即将寂灭的征兆。”
九日傍晚,玄奘大师在后院跨过一条水沟时不慎跌倒,小腿擦破了些许皮肉。没想到这小小的外伤,竟让他一病不起,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
直到正月十六日,大师突然从昏睡中醒来,轻声说道:“我看见眼前有一朵白莲花,像盘子那般大,鲜净可爱。”
十七日,大师又梦见成百上千的人,形状魁伟,容貌庄严,全穿着锦衣华服,手捧各种绮绣和鲜花珍宝,从他的卧室起依次装饰,遍及翻经院内外,直到院后的山岭树木,还都处处树起幢幡,五彩缤纷,并奏响音乐;又见到门外有无数宝车,车上装满各种香食美果,都不是人间所有之物,各各捧来供养法师。
玄奘大师辞谢说:“这样的珍奇美味,只有已经证得神通的修行者才能食用。我修行尚未达到这样的境界,怎敢随便接受?”玄奘大师虽然这样推辞,但那些天人还是不停地向他献上美食。身旁侍者咳嗽,玄奘大师被惊醒,他睁开眼后,就将梦中的情景告诉寺主慧德法师,并说道:“我一生所修的福慧,根据梦中的情景,似乎没有虚掷。可见佛教说的因果报应,半点也不虚假。”
于是玄奘大师命弟子嘉尚法师详细记录他一生所译的经论,共计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八卷。又记录自己所造的俱胝画像、弥勒像各一千幅,塑造佛像上亿尊,以及抄写《能断般若》、《药师经》、《六门陀罗尼经》等经各十部,布施供养了上万名僧人和贫苦百姓,点燃了百千万盏明灯,救赎了数万生灵。
记录完毕,让嘉尚法师宣读。听完后,玄奘大师双手合十,欣慰地长叹一声。又对弟子们说:“我的大限将至,想在临终前做最后一次布施。快去召集所有有缘人吧。”于是大师施舍了全部衣资,又命人塑造佛像,并延请僧众举办法会。
到二十三日,大师设斋供僧。当天又请来塑像师宋法智在嘉寿殿完成菩提像的骨架塑制,然后向玉华寺的众僧和译经的高僧以及门徒等欣然辞别,说道:“我这具三毒之身实在是灾患,确实应该厌离,如今要做的事也已经做完,是时候放下这副皮囊了。愿将毕生修持所得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十方众生。祈愿与一切有情同生兜率天宫,成为弥勒菩萨座下弟子。待未来弥勒佛降世时,我必当乘愿再来,广行佛事,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说完,大师便默然正念,过了一会儿,口中又诵念道:“色蕴不可得,受想行识亦不可得;眼界不可得,乃至意界亦不可得;眼识界不可得,乃至意识界亦不可得;无明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乃至菩提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随后,又轻声诵出一段偈语,教示身旁的弟子道:“南无弥勒如来应正等觉,愿与含识,速奉慈颜;南无弥勒如来所居内众,愿舍命已,必生其中。”
当夜,寺主慧德法师梦见有千尊金像从东方而来,进入译经院内,香花满天。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