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传80|修书回信

2025-04-23 00:01: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提要:


第七卷记述东宫制《述圣记》,玄奘大师居弘法院译经以及大慈恩寺建成,另造翻经院,迎请大师为寺上座,专务翻译,乃至前后讲译造像请营经塔,并答中印度摩诃菩提寺大德智光、慧天书等情形。



图片



第七卷

80  修书回信




原文(向上滑动阅览)


五年春二月,法长辞还,又索报书。法师答,并信物。其书同文录奏,然后将付使人。其词曰:


大唐国比丘玄奘谨修书中印度摩揭陀国三藏智光法师座前:


目一辞违,俄十余载。境域遐远,音徽莫闻。思恋之情,每增延结。彼比丘法长至,蒙问,并承起居康胜,豁然目朗,若睹尊颜。踊跃之怀,笔墨难述。


节候渐暖,不审信后何如?又往年使还,承正法藏大法师无常,奉问摧割,不能已已。呜呼!可谓苦海舟沈,天人眼灭,迁夺之痛,何期速欤!


惟正法藏植庆曩(nǎng)晨,树功长劫,故得挺冲和之茂质,标懿(yì)杰之宏才,嗣(sì)德圣天,继辉龙猛,重然智炬,再立法幢。扑炎火于邪山,塞洪流于倒海,策疲徒于宝所,示迷众于大方,荡荡焉,巍巍焉,实法门之栋干也。又如三乘半满之教,异道断常之书,莫不韫综(yùn zōng)胸怀,贯练心府。文盘节而克畅,理隐昧而必彰,故使内外归依,为印度之宗袖。加以恂恂(xún)善诱,晓夜不疲,衢樽(qú zūn)自盈,酌而不竭。


玄奘昔因问道,得预参承,并荷指诲,虽曰庸愚,颇亦蓬依麻直。及辞还本邑,嘱累尤深,殷勤之言,今犹在耳。方冀保安眉寿,式赞玄风,岂谓一朝奄归万古,追惟永往,弥不可任。


伏惟法师夙承雅训,早升堂室,攀恋之情当难可处,奈何奈何。有为法尔,当可奈何,愿自裁抑。昔大觉潜晖,迦叶绍宣洪业;商那迁化,鞠多阐其嘉猷(yóu)。今法将归真,法师次任其事,唯愿清词妙辩,共四海而恒流;福智庄严,与五山而永久。


玄奘所将经论,已翻《瑜伽师地论》等大小三十余部,其《俱舍》、《顺正理》,见译未周,今年必了。即日大唐天子圣躬万福,率土安宁,以轮王之慈,敷法王之化,所出经论,并蒙神笔制序,令所司抄写,国内流行,爰(yuán)至邻邦亦俱遵习。虽居像运之末,而法教光华,邕邕(yōng)穆穆,亦不异室罗筏(shì luó fá)誓多林之化也,伏愿照知。


又前渡信渡河失经一驮,今录名如后,有信请为附来。并有片物供养,愿垂纳受。路远不得多,莫嫌鲜薄。


玄奘和南。


又答慧天法师书曰:


大唐国比丘玄奘谨致书摩诃菩提寺三藏慧天法师足下:


乖别稍久,企仰唯深。音寄不通,莫慰倾渴。彼比丘法长至,辱书敬承休豫,用增欣悦。又领白氎(dié)两端、赞颂一夹,来意既厚,寡德愧以无当,悚息悚息。


节气渐和,不知信后体何如也?想融心百家之论,迁虑九部之经,建正法幢,引归宗之客;击克胜鼓,挫鍱(yè)腹之宾,颉颃(xié háng)王侯之前,抑扬英俊之上,故多欢适也。


玄奘庸弊,气力已衰,又加念德钦仁,唯丰劳积。昔因游方在彼,遇瞩光仪。曲女城会,又亲交论。当对诸王及百千徒众,定其深浅。此立大乘之旨,彼竖半教之宗,往复之间,词气不无高下。务存正理,靡护人情,以此递生凌触。罢席之后,寻已豁然。今来使犹传法师寄申谢悔,何怀固之甚也。


法师学富词清,志坚操远,阿耨达水无以比其波澜,净末尼珠不足方其曒(jiǎo)洁,后进仪表,属在高人,愿勖(xù)良规,阐扬正法。至如理周言极,无越大乘,意恨法师未为深信,所谓耽玩羊鹿,弃彼白牛,赏爱水精,舍颇胝(zhī)宝,明明大德,何此惑之滞欤(yú)?又坯(pī)器之身,浮促难守,宜早发大心,庄严正见。勿使临终,方致嗟悔。


今使还国,谨此代诚,并附片物,盖欲示酬来意,未是尽其深心也。愿知。前还日渡信渡河,失经一驮,今录名如别,请为附来。余不能委述。


比丘玄奘谨呈。




译文: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春二月,法长向玄奘大师告辞回国,大师交付给他回信和礼物。其中写给智光法师的回信内容如下:


“大唐国比丘玄奘,谨修书中印度摩揭陀国三藏智光法师座前:


自从上次一别,一晃已过十多年了。山川遥隔,音讯难通,这些年来未能得闻法师半点消息,思念之情日益深切,常令我心绪难平。今日法长比丘不远万里而来,带来法师亲笔书信,得知法师法体康健,精神矍铄(jué shuò),顿感云开雾散,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恍惚间,仿佛又见法师的庄严法相。心中欢喜踊跃,难以用笔墨描述。


天气渐渐变暖,不知您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前些年使者回来,惊闻正法藏戒贤大师圆寂,此讯传来,心如刀割,不能自已。呜呼!大师之逝,犹如苦海之中舟楫(jí)沉没,亦如天人眼中光明熄灭。生死无常之痛,竟来得如此突然!


戒贤大师作为佛教正法的守护者,其卓越成就源于多生累劫的精进修行。他继承了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思想,发扬了龙树、提婆(龙猛)的中观学说,重新点燃智慧明灯,再树正法旗帜。他以无碍辩才破除外道邪见,如扑灭熊熊烈火;以正法甘露阻断谬论流传,似堵塞滔天洪水。


无数修行者在他的指引下找到解脱之路,众多迷途人在他的开示中得见真理光明。其教化事业之广大,德行之崇高,实为佛门的中流砥柱。无论是大乘小乘的各类经典,还是外道学派的典籍著述,他都能融会贯通,了然于胸。再艰深的文句都能讲解透彻,再隐微的义理都可阐释明白。正因如此,他被公认为当时印度佛教界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人物。


他教导弟子时总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其智慧如源头活水,取之不尽。日以继夜地传道授业,却从不显疲态。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使其成为佛教教育史上的典范。


玄奘当年为求佛法真谛,有幸得以参谒侍奉戒贤大师。大师不嫌我资质平庸,倾囊相授,使我如蓬草生长在麻丛中般自然挺直。临别归国之际,大师更是谆谆嘱托,那些殷切教诲至今犹在耳畔。本期望大师能长久住世,共襄佛法盛事,岂料一朝竟溘(kè)然长逝。追思过往,实在令人悲痛难抑。


法师您平素承蒙戒贤大师悉心教导,早已深得法要精髓。此刻骤失恩师的悲恸之情,必当难以忍受。能怎么办呢?然而世间有为法本皆如此,还望法师节哀顺变。回想当年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尊者继承弘法伟业;商那和修尊者圆寂后,优波鞠(jū)多尊者继续阐扬正法。今日戒贤大师示寂,弘法重任自当由法师继任。唯愿法师以清净妙辩广宣佛法,令正法音声流布四海;以福德智慧庄严自身,使法脉传承与五岳同久。


玄奘所带回的经、论,已翻译《瑜伽师地论》等大小三十多部,其中《俱舍论》、《顺正理论》,现在还没有译完,今年一定译完。当今大唐天子圣体万福,国家安宁,以转轮圣王的慈悲,敷扬佛陀的教化。所翻译的经、论,都蒙御笔撰写序文,令官府抄写,在国内流布,还流传到邻国,他们也都遵照学习。现在虽然是像法时代的末期,然而佛教光辉闪耀,音声雍雍,仪轨穆穆,也不异于佛在室罗筏国(shì luó fá guó)的誓多林演法教化的盛况啊,希望您知晓。


另有一事相托:前次渡过印度河时,不慎遗失一驮经卷。现将书单附录于后,若有便船信使,恳请代为寻补。随信附上些许供养之物,路途遥远未能多携,还望笑纳,勿嫌微薄。


玄奘和南。”


另一封信是回给慧天法师的,内容如下:


“大唐国比丘玄奘谨致书大菩提寺三藏慧天法师足下:


自上次别后,岁月如流,而我对您的景仰之情却与日俱增。山川阻隔,音信难通,这份思念始终无处寄托。直至法长比丘携来您的亲笔书信,得知您法体安康,不禁欣喜万分。随信惠赠的白棉布两匹及《佛赞颂集》一函,承载的情谊如此深厚,令我深感惭愧,实在受之有愧。惶恐!惶恐!


天气渐渐暖和,不知您现在身体如何呢?想来您正融会贯通诸子百家之论,研习九部佛经要义,高树正法之幢,接引四方求道之士;擂响克胜法鼓,折服外道论敌,在王公贵胄间挥洒自如,于英才俊杰中卓然超群,这般自在境界,想来定是怡然自得。


玄奘近年来精力衰退,身体每况愈下,加之对您的德行常怀钦敬,每每思及往事便深感愧疚。当年云游印度时,曾有幸一睹法师风采。曲女城法会之上,更与您当面论辩。记得当时面对诸国君王与万千听众,我们辩论教义深浅——我立大乘宗旨,您持半教(小乘)观点,言辞往来间,难免有锋芒相对之处。然玄奘只为护持正法,来不及护持人情,以致多有冒犯。法会结束后,玄奘经反复寻思,豁然开朗。如今法师又派人传达您的道歉悔改之意,您何必如此执着于往事呢?


法师您学识渊博、辩才无碍,志向坚定、操守高洁。您坚定的求道意志和高远的修行境界,纵使以阿耨达池的圣水也难以比拟其深邃,用净摩尼宝珠也无法形容其光明。作为后辈学僧的楷模,弘扬正法的重任正需要您这样的高僧大德来担当。


然而,关于佛法的根本要义,我认为大乘教理已经圆满周遍,达到了言教的极致。遗憾的是,您似乎尚未对此生起坚定信心。这就好比在《法华经》的譬喻中,有人贪恋羊车、鹿车这些小乘工具,却舍弃了代表大乘的大白牛车;又如同欣赏普通水晶的美妙,反而丢弃了无价的琉璃珍宝。以您这样明达事理的大德,为何还会在此处有所滞碍呢?


更何况,我们这具如同陶土般脆弱的身体,生命短暂易逝,实在难以长久保有。在此诚恳建议您,应当及早发起无上菩提心,建立究竟正见。切莫等到临终之际,才来嗟叹悔恨,那时恐怕为时已晚。


值此信使返程之际,特修此书略表心意。随函附上些许供养之物,虽只是略表谢忱(chén),远不能尽达我内心深处的敬意,还望法师鉴察。另有一事相托:前次经书运输渡河时,不慎遗失经卷一驮。现将遗失经目另纸详列,恳请法师得便时代为寻补。其余未尽事宜,恕不一一赘述。


比丘玄奘谨呈。”







图片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 恶知识者,令舍离大乘菩提心
· 悟公上人:要把功德存进三宝银行
· 今天,世界地球日|山川河流皆有灵,草木鱼虫皆共生
· 悟公上人:一心念佛(三)
· 喂,醒醒!
· 世界地球日 || 是众生的心声,也是世界的共识
· 救命绳在手莫回头!
· 别耍嘴皮子,上座!
· 佛说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 云何得远离恶知识
· “我”都不要了,还封得住你吗?
· 悟公上人:供佛的供品要更好
· 息心 | 悟公上人开示汇集
· 谷雨 | 莫负人间谷雨天
· 真实vs虚拟,你站哪一边?
· 玄奘大师传74|太子序记
· 正确认识佛教的智慧与禅修实践 | 楼宇烈
· 真用功的人,哪儿有时间生烦恼?
· 2023年蒙山超荐法会完整视频(附《大蒙山施食仪轨》全文)
· 从三界和生死轮回中闯出来,才是真正的勇者
· 在惭愧中,提醒自己“禅悦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