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道长老,1934年生于湖南耒阳,俗名谢廷玺,幼植善根,八岁依耒阳大义涌泉寺大智法师出家,法名禅道,字早归。
十四岁受具足戒,十七岁时与南岳福严寺佛源法师同接临济宗第四十五世法脉。
二十一岁时,至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亲近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为沩仰宗第九代、曹洞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法难时期,老和尚道心坚固,坚守衲衣本色,拒不还俗,躲进湖南永兴县龙泉寺山上清修苦行,一度自耕自食十三年。
1979年,政策恢复后,老和尚下山重建永兴白马仙天中寺。
1983年禅道老和尚于南普陀留影
1980年,积极参与厦门南普陀寺重建,曾任养正院(闽南佛学院)监学,南普陀寺僧值。
1984年,重建耒阳大义涌泉寺。其后相继恢复二十余座寺院,安置僧人,光复宗门。
1991年,主持恢复郴州市苏仙岭南禅寺。
2006年,升座为南禅寺首任方丈。
(巳亥年虚公传曹洞宗传法墨迹。
虚公传法并赐法名复本禅道。)
老和尚一生爱国爱教,谨记虚云长老遗训,禀苦行头陀之志,奉弘法利生为任,深受教内尊重,在海内外声誉极高。每每与人分享参学虚云长老事迹之时,常常谦称自己只是云居山的挑土僧!
当年虚云长老传其沩仰宗法脉时,亲赐传法偈:“慧命千钧挽一丝,危如叠卵石压时。子今乘誓来担持,勿负先人泪深慈。”传其曹洞宗法脉时,亲题传法偈:“复还真性海,本来万法具。禅妙无量义,道德是如如。”
PART.01
ONE
肉身成就
公元2018年4月29日(农历戊戌年三月十四日),禅道长老于苏仙岭南禅寺安详舍报。世寿八十五岁,僧腊七十六年,戒腊七十夏。
禅道长老的肉身,于2018年5月1日封缸,至2023年5月14日(岁次癸卯三月廿五日)坐缸五年圆满,开缸后成就肉身菩萨。可谓龙天欢喜,众望所归。
禅道老和尚金身
PART.02
TWO
弟子
眼中的长老
节俭简朴,惜福如命
老和尚继承虚老家风,一生修福、惜福。一张两层的餐巾纸,他必定要将它分开,分两次用。
老和尚住的房间很小,床也很窄,睡的席子很烂了也不肯换。房间里的柜子是解放前的,别人丢掉不要,老和尚捡来用。
老和尚里面穿的是破了好几个大洞的文化衫,外褂一脱,别人就能看到。有徒弟说,师父,你丢我们徒弟的脸。老和尚说,你知道什么,这是惜福报!
老和尚没开过一天小灶,一直与大家一起过堂吃饭,从不搞特殊化,就连生病也没要求。
他还舍不得花钱,多花一分钱都不行。有次参加升座法会,从火车站到寺院,坐的士只要20分钟,但老和尚不舍得,坚持要坐45分钟的公交车。
还有一次去内蒙古,弟子们给他准备了大的蒙古包,老和尚却嫌贵,不肯住,跟五六个人一起挤在100多块钱的蒙古包里。就是不花自己的钱,老和尚也舍不得。
中兴古寺,建刹安僧
老和尚曾告诉弟子们钱要怎么开支:20%大家的生活费,20%做慈善,60%搞建设。
老和尚一生修了二十多个寺院,从八四年开始,一直到八十多岁还在修紫霞寺。
弟子们说,老和尚“胆子大”,手上才十三块钱就敢建寺院。他拿着这十三块钱去买点菜,米是人家捐的,再到煤矿上去赊煤炭。赊回来煤炭打砖,自己烧砖建寺。
老和尚七十多岁了,还和弟子们一起挑砖捡瓦,一片瓦、一片瓦地把寺院盖起来。
老和尚对紫霞寺特别有感情,紫霞寺的河对面就是他的出生地。他出家没多久,就是在紫霞寺学的焰口,在紫霞寺守菜地,自己种菜吃。
老和尚晚年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了紫霞寺的建设上,他要报这片土地的恩,把寺院中兴起来。
慈悲济世,弘扬佛教文化
老和尚集临济宗、沩仰宗、曹洞宗法脉于一身,一生弘扬佛法,传法弟子500余人,遍布全中国乃至港澳台、东南亚和北美。
他还发起成立湖南省虚云文教基金会,在基金会内设“佛经翻译及流通委员会”,推动佛书事业的发展。
2016年,又成立“虚云佛学社”,同年发行虚云禅师佛学丛书,合计三类二十五种,两万余本。
老和尚还赠送《大藏经》给当地的图书馆,丰富馆藏,也在这个世俗社会播下佛教的种子。
悲悯疾苦,热心公益
老和尚一生,扶困济贫,做了很多公益事业。他常年收养6个孤儿,资助14个初、高中学生上学。
2001年,老和尚办了一个慈善诊所;2007年,又建了一个吉祥安老院,专门收养老年僧尼。这些慈悲事业,直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也极具前瞻性。
就是这样一位功德巍巍的老和尚,平日里却特别低调谦卑。他常跟侍者说,辛苦你哦;有时打完上堂斋回寮,侍者帮他脱祖衣、海青,他还给侍者合个掌;弟子们帮他做点什么小事,他还要感谢。
▲ 长老生前所用之物
斯人已去,道风永存。祈愿禅道长老不舍众生,乘愿再来!吾辈后学当继承长老爱国爱教传统,道心坚固,为法忘躯,令人天慧灯常明于世,以报长老法乳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