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传69|弘福译经

2025-04-08 00:01: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六卷记述玄奘大师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入长安,谒太宗于洛阳,还长安弘福寺组识译场,创译《菩萨藏》等四经,并表进新译经论及《大唐西域记》,蒙太宗制《大唐三藏圣教序》等情形。



图片



第六卷

69  弘福译经




原文(向上滑动阅览)


法师又奏云:“今知此嵩岳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廛(chán,市集)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旨。”


帝曰:“不须在山,师西方去后,朕奉为穆太后于西京造弘福寺,寺有禅院甚虚静,法师可就翻译。”


法师又奏曰:“百姓无知,见玄奘从西方来,妄相观看,遂成阛阓,非直违触宪网,亦为妨废法事,望得守门,以防诸过。”


帝大悦曰:“师此意可谓保身之言也,当为处分。师可三五日停憩,还京就弘福安置。诸有所须,一共玄龄平章。”自是辞还矣。


三月己巳,法师自洛阳还至长安,即居弘福寺。将事翻译,乃条疏所须证义、缀文、笔受、书手等数,以申留守司空梁国公玄龄,玄龄遣所司具状发使定州启奏。令旨依所须供给,务使周备。


夏六月戊戌,证义大德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者,一十二人至,即京弘福寺沙门灵润、沙门文备,罗汉寺沙门慧贵,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静法寺沙门普贤,法海寺沙门神昉,廓州法讲寺沙门道深,汴州演觉寺沙门玄忠,蒱州普救寺沙门神泰,绵州振向寺沙门敬明,益州多宝寺沙门道因等。


又有缀文大德九人至,即京师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会昌寺沙门辩机、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福聚寺沙门静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天宫寺沙门玄则等。


又有字学大德一人至,即京大总持寺沙门玄应。又有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至,即京大兴善寺沙门玄暮。自余笔受、书手所司供料等并至。


丁卯,法师方操贝叶开演梵文,创译《菩萨藏经》、《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等四部,其翻《六门经》当日了,《佛地经》至辛巳了,《菩萨藏经》、《显扬论》等岁暮方讫。


二十年春正月甲子,又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至二月讫。又译《瑜伽师地论》。




译文:


玄奘大师说:“玄奘从西域所获得梵本有六百多部,一个字都没有翻译。如今得知嵩山之南、少室山之北有座少林寺,远离村落,泉石清幽,是北魏孝文皇帝所建,也是当年菩提留支三藏翻译佛经的地方。玄奘希望能在那里为国翻译佛经,以报效朝廷之恩。”


太宗听了直摇头说:“译经不须在深山。法师当年西行之后,朕在京师兴建弘福寺,专为三藏经典而建,也以此功德为先母穆太后祈福。弘福寺禅院幽深清静,法师大可安心翻译。”


可是玄奘大师又顾虑京城太过繁华热闹,恐怕会影响译经工作,便说:“京城的百姓见到玄奘从西域回来,都想前来观看,如此一来,恐怕影响安宁,妨碍了译经的工作,还请皇上能派人守门,防止闲杂人员进出。”


太宗大悦,马上就批准这个启请,并告诉法师所需资具全部由朝廷供给,此事已令房玄龄协办,请法师放心。玄奘大师于是告辞,返回长安。


三月初一,大师从洛阳回到长安,住进弘福寺。准备进行翻译工作,列出所需的证义、缀文、笔受、书手等人数,报告留守司空梁国公房玄龄。房玄龄叫人写好文书派使者到定州启奏太宗。太宗传旨依照玄奘法师所需供给,务必周全。


夏六月二日,共征选了为时人所推崇的、谙解大小乘经论的证义大德十二人,分别是京弘福寺沙门灵润、沙门文备、罗汉寺沙门慧贵、实际寺沙门明琰、宝昌寺沙门法祥、静法寺沙门普贤、法海寺沙门神昉、廓州(山西原平县)法讲寺沙门道深、汴州(河南开封)演觉寺沙门玄忠、蒲州(山西永济)普救寺沙门神泰、绵州(四川绵阳)振向寺沙门敬明、益州(四川成都一带)多宝寺沙门道因等;


另有缀文大德九人,分别是京师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浚、会昌寺沙门辩机、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四川简阳)福聚寺沙门静迈、蒲州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幽州(陕西彬县)照仁寺沙门慧立、洛阳天宫寺沙门玄则等;


又有字学大德一人,即京大总持寺沙门玄应;又有证梵语梵文大德一人,即京大兴善寺沙门玄谟。此外,其余笔受、书写以及官府所供给的物资等也都到达弘福寺。


七月一日,一切准备就绪,玄奘大师在弘福寺译场,手持经本口译梵文,开始翻译《菩萨藏经》《佛地经》《六门陀罗尼经》《显扬圣教论》等四部经论。其中《六门陀罗尼经》当天译完。《佛地经》,到辛巳日完成;《菩萨藏经》《显扬圣教论》等,年底译完。


贞观二十年正月初一,(公元646年,玄奘大师45岁),又开始翻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到二月完成;接着又开始翻译《瑜伽师地论》。



菩提留支三藏:菩提留支,北天竺人,生卒年代不详,约5—6世纪,北魏时大译师,唐道宣《续高僧传》说他“遍通三藏,妙入总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于魏永平初年(公元508年)来华,受魏宣武帝敬重,住洛阳永宁寺。菩提留支被推为译经“元匠”,在华近三十年,译出经论数十部计一百多卷。】







图片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玄奘大师传68|谒见太宗
· 三月初九 || 恭迎玄奘法师诞辰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67|遗法之盛
· 他用生命丈量五万里山河,化作了文明长河中恒久闪耀的灯塔
· 今天,纪念玄奘大师诞辰1425年|遥望千年,向大师致敬!
· 玄奘大师传66|回到大唐
·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圆寂日
· 玄奘大师传65|佛像自来
· 农历三月三 || 纪念布袋和尚:笑口常开,大肚能容
· 三月三 | 布袋和尚告诉你,这是生命真正的“祓禊”
· 最治愈的笑容,你也可以拥有 || 三月三,恭逢布袋和尚坐化日
· 今天,布袋和尚圆寂纪念日|弥勒化现,慈满人间
· 玄奘大师传64|罗汉退敌
· 玄奘大师传63|入灭尽定
· 玄奘大师传62|波谜罗川
· 玄奘大师传61|翻越雪山
· 玄奘大师传60|迦毕试王
· 玄奘大师传59|辞别回国
· 太虚大师圆寂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58|无遮大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