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五卷记述了玄奘大师在那烂陀寺欲归祖国,因应东印度鸠摩罗王请赴迦摩缕波国,又应戒日王请赴羯朱嗢祇罗国,赴曲女城大会弘宣大乘,赴钵罗耶迦国无遮大施会,从此辞戒日王东还,经中、北印度憍赏弥等国,度雪山,出葱岭经乌锻等国到达于阗。在于阗向朝廷表奏还国,乃至到达漕上的情形。
第五卷
58 无遮大施
译文:
玄奘大师先前已向那烂陀寺僧众辞行,并且装好了要携带的经书、佛像,辩论大会结束后十九日,向戒日王辞行准备回国。
而戒日王说道:“弟子承嗣宗庙,成为天下之主已经三十多年,时常害怕福德不能增广,深恐无法延续往昔的善因,所以才聚集财宝,在钵罗耶伽国的恒河与阎牟那河两河会流之处建立大会场,每五年邀请五印度的沙门、婆罗门以及贫穷孤独的人,举行历时七十五天的无遮布施大会,到现在为止已经举办了五次,马上就要再举办第六次无遮大会,因此恭请法师能够随喜参加这次大会。”
玄奘大师回答道:“菩萨行道,福慧双修。智者获得乐果,不忘记当初所种的善因,而且还会继续修善。如今大王尚且不吝惜财宝广修布施,玄奘岂可推辞而不随喜?就请大王带我一同前去吧!”戒日王听了非常高兴。
到了第二十一天,玄奘大师和戒日王就出发前往钵罗耶伽国的无遮大会场。此处位于恒河北岸,阎牟那河南岸,两河都从西北向东而流,并在此地汇合。大会场就设在两河汇流处的西岸,周围有十四五里,地势像镜子一般平坦。自古诸王都在这里布施,所以一向有“施场”之称。据说如果在这里布施一钱,胜过在其他地方布施百千钱,因此自古以来这里就特别受到重视。
于是,戒日王敕令在这广场上建立施场,竖起芦草作为篱笆,四面各长一千步,中间建有草堂几十间,里面储藏各种珍宝,都是金,银、珍珠、红玻璃、帝青珠、大青珠等。另外在旁边又建造了长舍几百间,存放衣服、金银钱等日用物品。篱笆外面另设厨房,宝库前面更建有长屋一百多间,其形状很像京城的市街,每间长屋能容纳一千多人。
在此以前,戒日王就已经敕告五印度的沙门、外道、尼乾、贫穷、孤独之人等,都集会施场接受布施。有些参加完曲女城大会的人,就直接前往施场,十八国国王也跟随着戒日王同行。当他们到达施场时,已经聚集有道俗五十多万人。这时戒日王在恒河北岸搭建行宫,南印度的杜鲁婆跋吒王则在西岸搭建行宫,鸠摩罗王在阎牟那河南岸的花林旁搭建行宫,受布施者则等候在杜鲁婆跋咤王行宫的西边。
第二天早晨,戒日王和鸠摩罗王乘坐车船,杜鲁婆跋吒王率领象军,各整威仪来到会场,十八国国王陪列在侧。
法会开始的第一天是在施场的草殿内安置佛像,供养上等宝物、衣服以及美味佳肴,并奏乐散花,晚上才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帐。
第二天,安置日天像,供养的珍宝和衣服相当于第一天的一半。
第三天,安置自在天像,供养同日天像一样。
第四天,供养僧侣,大约有一万名僧侣排成一百列并坐,分别供养金钱一百、文珠一枚、氎衣一套,以及饮食香花等,受供养完毕后就各自退出。
第五天起是布施婆罗门,经过二十多天才完全供养完毕。
第六阶段是布施外道,经过十天才布施完毕。第七阶段是布施远方前来求布施的人,也经过十天才布施完毕。第八阶段是布施贫穷孤独的人,经一个月才布施完毕。
如此一来,经历五年之久所积蓄的府库财物,完全供养布施殆尽,只留下象、马、兵器之类,这是为了镇压叛乱和保卫国家之用。至于其他宝物及身上的衣服、璎珞、耳环、臂钏、宝鬘、项链、髻中的明珠等所有财物,也都全部布施完毕。
将一切都布施完毕的戒日王,向他妹妹要来粗布衣裳穿着,礼赞十方诸佛,欢喜踊跃,双手合十,说:“我近来积蓄财宝,常常担心不能放入坚固的藏府,如今能够储存在福田中,可以说是放入坚固的藏府了。愿我生生世世常具财、法二宝,平等施予众生,成就十种自在,圆满两种庄严。”
这样,七十五天的无遮大会才算正式结束,国王们各自用自己的钱财和宝物,向众人赎回戒日王所施舍的璎珞、髻珠和御服等,拿回来再献给戒日王。经过几天后,戒日王的衣服和宝物,就又都恢复原状。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