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第五卷记述了玄奘大师在那烂陀寺欲归祖国,因应东印度鸠摩罗王请赴迦摩缕波国,又应戒日王请赴羯朱嗢祇罗国,赴曲女城大会弘宣大乘,赴钵罗耶迦国无遮大施会,从此辞戒日王东还,经中、北印度憍赏弥等国,度雪山,出葱岭经乌锻等国到达于阗。在于阗向朝廷表奏还国,乃至到达漕上的情形。
第五卷
63 入灭尽定
译文:
从波谜罗川东面出来,登山踏雪,行走五百多里,到达朅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
该国都城建在峻岭之上,北面背靠徙多河,河水向东流入盐泽,潜流到地下,再流出积石山,是该国的河源。
朅盘陀王非常聪慧,自建国以来,王位代代相承,已经延续很多年。他很自豪地向玄奘大师介绍,他祖先的母亲是汉地的公主,而父亲是太阳神。所以,他的王族又自称为“支那提婆瞿怛罗”,意为“汉日天王种族”。玄奘大师观其形貌果然如同汉人,头戴汉地方冠,身穿胡人服饰。
国王原来的宫殿里有以前尊者童寿论师的寺院。童寿论师本是呾叉始罗国(今塔克西拉)人,聪颖神悟,德行高尚,每天诵读三万二千字,同时也书写三万二千字,博览众法,善于著述,共创作论著几十部,全部盛传流行,他就是经量部的祖师。
当时,东有马鸣菩萨,南有提婆菩萨,西有龙猛菩萨,北有童寿尊者,号称为“四日”,能朗照众生的无明惑染。童寿论师声名远扬,朅盘陀国先王亲自讨伐了怛叉始罗国,把他迎请到本国供养。
从都城往东南行走三百多里,到达大石壁,石壁下面有两间石室,各有一位阿罗汉在此入灭尽定,端坐不动,看起来像枯瘦的人,而且肤骸不腐朽,久不倾倒,其须发恒长,附近寺院僧众每年都为其剃发换衣,据说已经有七百多年了。玄奘大师在该国停留了二十多天。
从大石壁往东北走了五天,遇到一群盗贼,同行的商人惊恐登山,连玄奘大师乘坐的巨象也因受到惊吓,掉到河里溺死了,幸好玄奘大师没有受到伤害。等盗贼走了以后,大师和商人们集合起来缓缓向东前进,冒着严寒和危险走了八百多里,才走出葱岭到达乌铩国(今新疆莎车)。
城西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大山,山崖险峻,上面有座佛塔。据说,几百年前,这里天雷震动,山体崩塌,在山崩后的山洞里现出一位比丘,身体高大而枯槁,闭目盘坐,整个脸和肩膀都被下垂的须发遮住了。有个樵夫发现后赶紧跑去报告国王,国王亲自前往瞻礼朝拜,听到消息的人无论远近,也都争先恐后地前来焚香敬花,作礼供养。
国王问道:“有谁知道这是什么人?”有位比丘回答说:“这位是出家的阿罗汉,已经证入灭尽定,岁月已久,所以须发很长了。”
国王问道:“怎样才能使他警悟出定呢?”比丘回答道:“依靠食物的身体断食时间久了,出定便会毁坏,要用酥乳灌洒,使他的肌肤滋润,然后敲击揵槌,使他感觉到声音而警悟,或许可以使他安全出定。”
国王说道:“好!”于是依照僧人的话,用酥乳灌洒阿罗汉躯体,敲击揵槌。阿罗汉渐渐恢复了呼吸,张开眼睛,看了看四周说:“你们是谁,怎么披着袈裟?”
比丘对他说:“我们是比丘啊!”
阿罗汉问道:“我的师父迦叶波如来,现在在哪里?”
比丘答道:“迦叶佛早已涅槃很久了。”
阿罗汉听后闭目怅然,若有所思。然后又问道:“释迦如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吗?”
比丘答道:“已经成就了。他利益群生,也入于涅槃了。”
阿罗汉听后,低头沉思良久,然后用手拨开面前的垂发,跃升到空中,示现大神通,化出烈火焚烧身体,遗骸坠落在地。国王和众人收起骸骨,建塔供奉,就是这座佛塔。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