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第一人|今天,纪念慧可大师圆寂1432年

2025-04-13 00:01:00 发布: 人气:19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元487年的一天,一个婴儿的啼哭打破了虎牢关的宁静。婴儿出生时,屋内闪出一道青光,光亮无比,众人瞠目结舌。父母兴奋不已,于是给孩子取名为“光”。这个出生自带光芒的孩子,就是日后影响了整个中国禅宗走向的慧可大师,被后世尊为“东土禅宗二祖”。




生平


慧可大师(公元487—593年),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洛阳虎牢人(今河南荥阳)。其父年过不惑仍无子嗣,心想:“我家崇善,岂令无子?”于是天天祈求上天保佑,希望能生个孩子继承祖业。终于有一天,感得光耀满室,不久大师就出生了,父母因此给他起名为“光”。


图片

明代《二祖慧可》 戴进


姬光自幼天资颖慧,博闻强记,他广涉儒学,尤精《诗》、《易》,后来接触了佛典,深感“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于是栖心佛理,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于是他来到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禅师出家,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然后开始各处游历,遍学大小乘经典义理。


三十二岁时,他重回香山,每天从早到晚打坐,希望能够了生脱死。日复一日,如此过了八年。有一天在禅定中,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面前,告诉他:“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遥,汝其南矣!(如果你想证得圣果,就不要再执著于枯坐、滞留在这里了。大道离你不远,你往南去吧!)” 姬光知道这是护法神在点化他,于是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神光”。


第二天,他感到头疼难忍,如针在刺,又听到空中有声音告诉他:“这是脱胎换骨,不是普通的头疼。”于是把自己经历的告诉了师父。宝静禅师一看他的顶骨,果然如五峰隆起,知道是护法神的指引,于是就对他说:“这是吉祥之相,你必当证悟。护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分明是在告诉你,在少林寺面壁的达摩大师就是你的老师。”


于是他辞别了宝静禅师,前往少室山,来到达摩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




断臂求法


初见达摩祖师时,祖师对他毫不理睬。但他并不气馁,不断地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


就这样,每天从早到晚,都恭敬虔诚地站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


图片

明代《达摩面壁》 戴进


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下起了鹅毛大雪。很快,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但他仍然双手合十,兀立不动,虔诚地站在雪地里。


达摩祖师顿生怜悯之心,终于开口问道:“你站在雪中这么久,到底有何所求?”神光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只是希望师父怜悯我,教我真妙佛法,来普度众生。”


达摩祖师道:“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听了达摩祖师的教诲,为了表明自己求法的决心,神光毫不犹豫地抽出随身带的戒刀,顿然砍断了自己的左臂,鲜血染红了雪地。达摩祖师深受感动,说:“诸佛最初求道的时候,都是不惜生命,为法忘躯。而今你为了求法,效法诸佛,砍断自己的手臂,这样的决心,也可以了。”于是将他收于门下,赐名“慧可”。


图片

嵩山 立雪亭

禅宗初祖天竺僧

断臂求法立雪人

——立雪亭楹联




师予安心


慧可禅师心有疑惑不得解,便向达摩祖师询问:“精妙的佛法哪里可以听到呢?”祖师道:“修习佛法从来不是跟随别人得到的。”


既然不能从师修习佛法,又应该怎么办呢?慧可禅师茫茫然不知所措,又问道:“我的心不安定,请求师父让我心安。”


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便为你安心。”


慧可禅师听到这里,怔住良久,方叹:“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慧可禅师当下大悟。


不是有心 不是无心

不是不见 不是不闻

了了觉知 不著见闻

荡然无住 是名无心

心若无住 妄依何立

妄既不立 夙障自除

问心何来 因境而起

境亦不有 同属幻影

妙用恒沙 尽是缘心

缘心息处 顿证无生

无生实相 非可眼见

杳杳冥冥 其中有精

证悟之者 名曰见性

是故无求 心自宁一

无心可惑 即是大定

得大定者 无动无静

无得无失 无喜无嗔

本位不移 起应万机

不变随缘 即无生死

修学佛法 如是如是


慧可大师《悟心铭》(上下滑动)



图片

立雪亭壁画《佛性禅心》



得传衣钵


慧可禅师开悟后,继续留在达摩祖师身边学习六年之久(亦有九年一说)。魏文帝大统元年十月(公元535年),达摩大师圆寂前,对众弟子说:“我要走了,你们各自说说所学。”


道副禅师回答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达摩祖师说:“得佛法皮毛。”


总持尼师说:“如见庆喜佛国,一见之后,不得再见。”达摩祖师说:“得佛法血肉。”


道育禅师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我所见无一法可得。”达摩祖师说:“得佛法筋骨。”


最后,轮到慧可禅师,他起身向前二步,对达摩祖师礼拜后,原位站立,一言不发。达摩祖师点头称赞道:“你得佛法精髓。如来将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这样代代相传,辗转地到了我这里,我现在同样将它付嘱给你。你要善加守护,不可让它断绝。同时我有一领袈裟传授给你。”


慧可禅师问:“法既然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这个袈裟有什么用呢?”


达摩祖师说:“内授法印用来契证心印,外传袈裟用来确定宗旨。虽然袈裟不在法上,法也不在袈裟,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中,诸佛依次相传授记。我此袈裟也是用来表信,为了让后代传法有所禀承,学道人知道宗旨,断绝众生的疑虑,这样才能让传化不发生障碍。”


“我灭度二百年后,这个袈裟就不必传了。那个时候法已经广传,明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于理通达的人少。从那以后得道的人,还会有超过千万之数。你于将来弘法的过程中,不可轻视末学的人,一念回心,便会觉悟。”


达摩祖师又说:“我有《楞伽经》四卷,也一并交给你。我看中国境内,只有《楞伽经》最适宜传播。你依照此经修行传教,自然可以济度众生。”


并咐偈文曰:“吾本来此地,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说完传袈裟给慧可禅师,作为传法的信物。


图片

嵩山 二祖庵



弘法历程


达摩祖师圆寂后,慧可大师开始弘法。一日禅定中,达摩大师为其摩顶授记:“因缘前定,邺地偿债。”于是,慧可大师为偿还宿债,便北游至邺城弘法。


许多人慕名而来,向大师学习佛法。但也有些人不能理解他的学说,时常发生争辩。当时门下拥有千人的著名学者道恒,竟指慧可大师所说为“魔语”,密遣弟子向大师诘难,但他的弟子听了慧可大师说法后欣然心服,反而不满道恒。道恒因此更加怀恨,甚至多次加害。


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灭佛,慧可大师和昙林禅师努力保护经典和佛像,然后南下隐迹于安徽司空山,并将衣钵传给了弟子僧璨。


图片

明代《二祖慧可》 戴进


慧可大师传法后不久,就离开寺庙进入俗世,经常在市井出没,而且穿着打扮也不拘一格。有一天,一位道友实在看不过去,大声呵斥大师:“师是道人,何故如是(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慧可大师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我是在调心,关你什么事?)”


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此时的慧可大师已107岁高龄。他在邺城匡教寺讲法,听法者众多。当时邺城有一位辨和法师也在讲经说法,但他的很多徒弟都跑到慧可大师座下听法。


辨和法师因嫉妒,到县衙诽谤慧可大师为妖僧,散布异端邪说。知县听信诬告后,捏造十大罪状,上奏朝廷。于是朝廷下旨将慧可大师斩首示众。临刑前,慧可大师从容说偈曰:“四大本无我,五蕴亦是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图片


慧可大师被斩首后,血流出来却是牛奶似的白浆,且肉色如常。当这个消息传到皇帝那里的时候,隋文帝追悔莫及,说到:“此真菩萨!”


于是,他传旨对渎职官员严加惩处,并追赐大师为“正宗普觉大师”。后世,又有唐太宗派尉迟恭为慧可大师修寺建塔,安奉舍利。唐德宗追谥大师为“大祖禅师”。宋仁宗时又钦赐大师寺院名为“广慈禅院”。宋哲宗时亦赐大师寺院名“元符寺”。赵朴初老先生曾说:“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



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

慧可大师断臂求法的精神

早已超越了时空。

今日适逢大师圆寂纪念日,

共同学习大师为法忘躯的精神,

真为生死,早成佛道!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玄奘大师传71|逼劝归俗
· 念佛出光励会众  所说当作佛说看 || 纪念莲宗二祖
· 善导大师圆寂纪念日
· 纪念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一条荡荡西方路,径直归家莫问津
· 禅道长老圆寂纪念日 | 虚老嫡传,肉身成就
· 一声佛号一光明 | 净宗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圆寂纪念日
· 百年菩提,誉满天下|纪念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圆寂十三周年
· 佛门泰斗本焕长老圆寂纪念日|百年禅心,慧灯长明
· 佛法是我们回家的路 | 本焕长老圆寂十三载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69|弘福译经
· 玄奘大师传68|谒见太宗
· 三月初九 || 恭迎玄奘法师诞辰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67|遗法之盛
· 他用生命丈量五万里山河,化作了文明长河中恒久闪耀的灯塔
· 今天,纪念玄奘大师诞辰1425年|遥望千年,向大师致敬!
· 玄奘大师传66|回到大唐
·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国师圆寂日
· 玄奘大师传65|佛像自来
· 农历三月三 || 纪念布袋和尚:笑口常开,大肚能容
· 三月三 | 布袋和尚告诉你,这是生命真正的“祓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