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十四日
善导大师圆寂纪念日
善导大师(613年-681年),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持名念佛倡导人。临淄人(今山东淄博市, 一说安徽泗县)。
大师生于隋大业九年,少年出家,看见西方道绰禅师净土九品道场,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净土法门速超生死。唐贞观中到并州去拜谒道绰大师,接受念佛往生的法门。进入长安广度民众,写了十万余卷《阿弥陀经》,画净土变相三百壁。
大师念佛之精至,达到口念阿弥陀佛一声,即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百声千声,光出亦然,所以后世或称终南大师 (因住终南山故) ,或称光明和尚 (因口出光明故 ) 。
大师最初住过终南山,常常到光明寺说法。晚年住过长安实际寺,又负责管理洛阳龙门奉先寺洞的营造。大师为了护持戒法,未曾举目而视女人,心不念名利。以乞食为生,粗衣淡饭,而对人慈爱宽恕。
大师生平
善导大师,俗姓朱,出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往生于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世寿六十九。
10岁,依密州明胜法师出家,广习《法华》《维摩》等大乘经典。
18岁,见“西方净土变相”,立定往生极乐之愿。
20岁,初遇《观经》,玄悟深远,悲喜交叹:“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
23岁,入终南山悟真寺,入定修观,不出数年,证悟三昧,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眼前。古今高僧,少出其右。
29岁,至山西并州玄中寺,师从道绰大师,受净土教,成为最杰出弟子。
33岁,回悟真寺,创立持名念佛,楷定古今。大师一生在悟真寺生活修行、住持弘法近三十年,其深证三昧、畅演净土皆在悟真寺,《观经疏》《观念法门》等五部九卷多在悟真寺完成。其间亦往返京师光明、慈恩、实际诸寺,大弘法化。
56岁,移住京师实际寺,后改名温国寺。
60岁,受高宗诏请,为检校僧,督造洛阳龙门卢舍那大佛及奉先寺,直到63岁完成。
69岁,时永隆二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长安,神栖净土。
预知时至
大师预知时至,怡然往生,圆寂后身体柔软,面色如常,众皆闻异香四溢,经久不散,其弟子怀恽等将大师的遗骸埋葬在长安终南山麓神禾原,立灵塔名“崇灵塔”,并于塔旁建“香积寺”,作为永志之所。
善导大师崇灵塔
大德盛赞
善导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
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曰:
“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
道宣律师感善导大师之德为其立传。道宣律师是律宗始祖,因其持戒精严,盛德巍巍而感得天人时常供养护持。道宣律师与善导大师同一时代,长大师十七岁。善导大师人尚在世,时又青年,道宣律师即于其《续高僧传》中就其所闻,预先为大师写下众所赞扬的事迹。
印光大师于其《文钞》又以梵呗唱赞而言: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又劝人应信「大师所说当作佛说」,而以偈赞言:
世传师是弥陀现 提倡念佛义周赡
切诫学者须撝(挥)谦 兼使极力生欣厌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择机理双契干
念佛出光励会众 所说当作佛说看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