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的道理,为什么要年年讲?

2025-09-17 06:01:00 发布: 人气:40
图片


Yue Ming Tian Xin  



农历七月是孝敬报恩月,每年我们都要念诵、学习《地藏经》,回向历代祖先、历生父母。也有人想,每年都这样重复做,有必要吗?


针对这个问题,还真有人问过佛陀。佛陀就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人穷困潦倒,什么好事也不能承办,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过去世的子孙没有给他回向功德。


我们看到就觉得,人不仅去世了之后要超度,要给他做功德,他就是投胎了,乃至投胎到人间来,如果前世的亲人还继续为他追荐、修福,还是对他会有用的。


图片


尤其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一开篇,就描述了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之前,感得十方诸佛和无量无边的圣者现前。文殊菩萨以天眼都没有办法了知数量,连佛陀也说,“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


这些都是地藏菩萨过去所度化成就的,地藏菩萨把众生从苦道里、从轮回里救脱出来,再培养他们成菩萨,最后证得佛果,这样的案例是无量无边的。












“地藏”,心地的宝藏,是指诸佛法身的状态。佛法身的觉也呈现在众生身上,众生不觉的时候,这个法身觉的功能愿力就在起作用。因此这个宇宙的众生、这个世界才充满了希望。


这法身周遍的体性不仅像物理学一样,他还有人格化,而且是圣人的人格化,甚至还充满了无尽的大愿。只要我们不随顺自己的习气,哪怕就随顺自己本性的清净,这本性的清净就会像电梯一样把我们带向解脱,因为这个本性的清净里面就具有这种大愿。


这个心地宝藏不仅诸佛所证得了,而且是通于我们一切未觉悟众生的心地的。不觉的话,就是一种沉沦的相,随业流转,但不觉则已,觉即解脱。


对于学佛,特别是学大乘佛教的人来说,越学到后来就越有信心,就会觉得“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众生,只是名字上的众生,并不是本性上是众生。实际上这一句话,也会让我们对自他二利、对度自己、度众生充满信心。


所以《地藏经》的道理要年年讲,而且作为修行人是要天天忆念,以这个知见去修持的。甚至会觉得,如果娑婆世界的众生能知道苦,能理性地避免苦,就能积极地为自己制造快乐。这是众生在娑婆世界可以修行的因,也是佛陀愿意来娑婆世界度化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图片

金代.

朔州崇福寺地藏王菩萨



所以我们每天回向的时候,也是充满这样一种信心。因为每一天的众生的根器都不一样,今天的众生听明白了,觉醒了,今天就可以解脱了。


每天回向的时候,我都在想:你都亲历了这个娑婆世界,亲历了苦难的轮回,甚至都亲证了三恶道的苦,还不皈依三宝、皈依解脱,还有什么出路呢?


每次问大家,皈依烦恼还是皈依解脱?皈依有漏还是皈依无漏?大家也都很清晰地回答正确:皈依解脱,皈依无漏。实际上这不容易的。


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所经历的苦难,如果说还有一点积极意义的话,就在于它能鞭策我们修行。如果我们对苦难有畏惧之心,就要求“出离苦难”的道路。这也许就是苦难唯一的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相关文章
· 法讯 || 慧日禅寺“恭迎地藏菩萨圣诞”法会安排
· 学佛这么久,我真的懂佛吗?
· 佛法的修持,是为了生命不白忙一场
· 亲近僧宝,走向佛陀
· 善根福德从哪里来?
· 真正的学佛,从“理性”开始
· 从哪一刻起,你开始相信因果?
· 一种习气,可以困住我们很久
· 白话《唐高僧传 》丨菩提达磨
· 恭迎龙树菩萨圣诞 | 他的出现,佛陀早有授记
· 今天,恭迎龙树菩萨圣诞|他的出现,佛陀早有预言
· 连接美好的传承
· 学佛,这个错误不能犯
· 为什么要积德?
· 皈依三宝,扭转生命的无序
· 能修到“一切恭敬”,这就叫修行
· 这些,是修行必须要明白的
· 【六斋日】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药,能拔一切诸惑箭故
· 救苦救难的“良方”
· 教师节快乐 || 致敬照亮心灵的老师们